第152章 順走(11.16更新)

一向進度緩慢的任務完成度, 在這一刻,就像坐了火箭似的,一下沖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陶萄愣了一下, 然後腦海中浮現一個詞——水到渠成。

台下人的眼神,帶著贊賞、歡欣,還有某種迎接的意思。

這一刻會場所有的光仿佛都匯聚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李久揉了揉眼睛, 在來之前, 他就問過他的老師陳廣瑞這個第一名是誰。

陳廣瑞沉默了一下, 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一個很厲害的新人。”

李久當時無法感同身受,只問道:“比我強嗎?”

陳廣瑞饒有深意地看向他, 沒說話,最後說:“你看了她的片子就知道了。”

陳廣瑞一向都看重李久,認可他的能力和才華, 以前李久也在不同的場合問過陳廣瑞同樣的問題,那時他得到的都是毫不猶豫的肯定回答。

當下,他心中升起了一股極強的危機感。

但是因為從沒有被同齡人比下去過,所以這種危機感最後化成了一縷居高臨下的逼視。

現在, 他覺得——這個世界真是殘忍。

那一柄本以為永遠不會落下來的刀子,在他最掉以輕心的時候, 哢嚓落下,把他的信念和自傲劈成了兩截。

“你可以介紹一下你為什麽選取這個題材嗎?”

朝陶萄拋出這個問題, 周加西朝陶萄眨了眨眼睛,陶萄覺得自己大致明白他是什麽意思。

“其實, 還是那八個字, 山河廣袤,氣韻生動。”

“我沒有見過這個世界上無邊的大, 但是在無數的小當中,我同樣能窺見這八個字的意義。”

“甚至更生動。”

“因為我拿起相機的時候,鏡頭裏的東西,我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它們是有意義的。”

“至少很合我的眼緣,我很喜歡。”

“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山川河流,都是祖國的一部分。”

“不管是大人物的信念,還是小人物的信念,都很有可讀性。”

女孩的聲音很平靜,說的話又非常有邏輯性,台下的人暗自吃驚吃驚。

她看起來的確很年輕的樣子,年輕到再大個四五歲,在眾人的印象裏,也不像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程度。

有人小聲交流。

“這女孩莫非是周老的學生?”

“就是不知道年紀多大,是哪個學校的,之前是真的沒有見過。”

“有靈氣又有想法,恐怕是家庭從小培養的藝術細胞。”

“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看到她導演的電影上映,當初李久也是不到一年就……”

“是天才也說不定。”

“我們這個圈子,好久沒出現過紫微星了。”

“可是她看起來真的很年輕。”

“也很好看。”

無論如何,大家在這一刻,都已經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叫做陶萄的新人。

這個新人的出現,也真的像夢一樣。

不過是開到荼蘼還是曇花一現,旁人無法確定。

頒獎典禮的最後,所有的獲獎者和評委都站在一排,合照留念。

陶萄原本和李久站在一起,忽然站在正中間的周加西朝她招手。

“來,陶萄,你和我站一塊兒。”

陶萄猶豫了一下,李廣也朝那空出來的剛好站一個人的位置看去。那空位左邊是周加西,右邊是江漢謀,而他的老師陳廣瑞站在另一端,並不是中心位。

他眸色深了深,收回了視線,裝作不經意地看向腳下。

對於周加西的提議,江漢謀掀了掀眼皮,也沒說什麽。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在周加西期盼的視線中,陶萄硬著頭皮走了過去。

哢嚓幾聲,畫面在這一瞬間定格。

年輕的女孩站在周加西和江漢謀的中間,沖鏡頭笑,燦爛得很。

攝影師在台下拍,最後一排的陳路也拿出手機,對著前面拍。

他有些懊惱:“這手機像素不清晰。”

說著,他扭頭一看,趙亦正不知從哪裏拿出了一個相機,正端著飛快地摁快門。

“?”

他想了想,道:“等下你把照片發我一下。”

頒獎禮結束之後,剩下一個半小時,是專門空出來讓“安慰獎”們與評委們交流或者互相交流的。

是一個類似於同行友誼會的環節。

陶萄回到座位後沒多久,大家就被允許自由活動了。

她還沒有動作,就有不少的人走到她面前來主動和她打招呼。

“你好,你看起來好年輕啊。”

“有嗎?我19歲,也許是長相的原因。”

“天,你剛剛上大學?”

“沒呢,休學一年,明年回去上大一。”

“哪個學校啊。”

“海瑞大學。”

陶萄說起海瑞大學的時候,臉上並未出現尷尬或者局促的神情,相反很是坦然。

比起陶萄的海瑞大學,來自我介紹的不少人都是來自京影或者海戲這種非常老牌的電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