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巨變

後世對海勒·維倫一人的評價是——一個悲催的理想主義者。

他親手構建完畢的作坊開啟後,全速運轉之下,幾乎是肉眼可見的不需要多久,就能完成他的目標——可供全烏朗人使用的布匹。

在作坊開啟前,他就和蕾娜,還有兩位公爵共同定下了這批布賣出去的價格,為了把價格壓低到這個水平,他們除了建造機器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支出,他建造的機器正如他所言“一個八歲小孩都能操控”,於是他們就只招了小孩進入這個作坊——比起成年人來說,需要支付給兒童的工錢要少的多。

最後定下的價格相當便宜,作坊裏的布逐步運出去之後,海勒也忍不住放松了下心情。

不過他放松得太早了。

如果蕾娜能找到他沖著他大吼的話,一定會吼出那句經典的——“我早就告訴過你了!”

海勒以為,他把布匹的價格降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點,就能讓烏朗所有人都買得起布……

他錯了。

布匹價格降至最低點,紗線價格降至可以忽略不計的水平——更糟糕的是,出產自海勒·維倫機器的紗線和布匹不光便宜,質量還好。

失去了重要經濟來源的底層家庭開始削減所有不必要的支出。

後世對這段時間普通人的支出水平進行了一個大致的估算,糧食消耗量變低,消費水平降低,大多數家庭除了食物幾乎不做任何多余的花費。

布匹確實便宜了,便宜到離譜的程度,但沒錢的人依舊不會去買,他們得把錢留著花在更必需的必需品上。

海勒·維倫是看不見這些事的,他能看見的只有布匹的庫存。

他很迷茫,他雖然總說自己數學不好,但畢竟也算是斯普林斯的高材生,他估算的布匹需求量不可能偏差這麽大,但就是這麽大……大多數布根本沒賣出去。

兩位公爵此時便堂皇地登場了。

他們搓搓雙手,指著剩余的布匹說:“既然烏朗人的需求已經滿足了,剩下的這些我們就往外賣吧,賣給別國人就不用那麽低的價格了吧,哈哈。”

烏朗對外的布匹傾銷由此開始。

更好的質量,更低的價格,西尼是對他們進行了封鎖,但也只有西尼,其他國家眼看著烏朗布大肆進口,都覺得是自己占了便宜哩。

後來的海勒·維倫有時候會回想起這段時間。

他玩過一個無聊的遊戲,他有一個“へ”形的木板,他喜歡拿一個小球從左邊滾上去,然後又從右邊滾下來。

這個遊戲的“要點”——雖然只是他一個人的遊戲,但他對規則很嚴苛呢——這個遊戲的要點,或者說目標,就是掌控那個最佳的力度,讓小球既不至於還沒到頂端就又落回左邊,但又足夠小可以讓它在頂端幾乎是讓人心驚膽戰地看著它跨過那道坎,向右落去。

海勒很喜歡看小球在高點的那一瞬間,他喜歡看著馬上要靜止的小球又開始不受控制地向下滑落。

他後來回想起來,兩位公爵喜滋滋地將多余的布匹賣向國外的那個時刻,就像是小球即將落下的那一瞬間,在那之後,沒有一件事能被任何人任何物掌控了,世界就像那枚小球一樣,瘋狂地下墜,向前,向前!

兩位公爵從布匹傾銷上獲得甜頭只是一個開始,他們開始要求更多的產量,或者說,不僅僅是他們,利益動人心,這個“小作坊”能獲得的利益只要不是瞎子,就都能看得出來,更多的人想要分這杯羹了。

改進一個機器,或許要花上不少工夫,但復制一台,就輕松得多。

一時間,雨後春筍一般的超大型“作坊”落地。

其中不乏心思機敏的年輕小貴族。

如果說事情到這裏還只是讓海勒心煩為什麽事情的結果跟他想象的不一樣,接下來發生的事就讓他徹底崩潰了。

烏朗人第一次意識到,他們的棉花,他們的羊毛,不夠他們紡紗織布的。

棉花和羊毛開始漲價,種植棉花,或者牧羊開始比種植糧食的土地“更有價值”,大量土地不再用來種糧食,而是拿來牧羊。

失去土地的農民不得不另尋求生之路,幸好,那些作坊們還能容納一些人。

不過,從最初的那個作坊開始,從海勒·維倫最先決定雇傭童工代替成年人起,其他所有的作坊——或許現在該改叫工廠了,都是這麽選擇的。

童工的工資只需成年人的一半,想要和這些兒童競爭,失去土地的農民就必須降低自己的“價格”。

海勒·維倫日復一日地看見那個小球瘋狂滾下,這成了他最大,最深的夢魘。

對這亂狀心下不忍的有識之士指責海勒·維倫的機器“帶來了災難”,他們應該徹底銷毀所有機器,讓事情恢復原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