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24

——

判斷一個人是真的悲傷還是假的悲傷,實際上很簡單。

看他的眼睛、還有他的額頭。

真正以極度悲傷的情緒引出的表情變化,是整體的,是從眼周的每一條皺紋、每一條面部肌肉的縮緊、放松裏都能窺見的。

郁衣葵並非天才,她在學習微表情時,曾大量的看視頻、照片,尋找相同的情緒在不同人臉上表現情況的相似之處。因為看得太多,所以可以分辯。

而這個男人的悲傷和哭嚎,怎麽說呢……就是很……浮於表面,嘴巴長大、嘴角向下,從喉嚨裏發出沙啞地困獸之聲。看似是很悲傷的,可是他的眼睛沒動、額頭上的肌肉也沒動。

這是裝的。

郁衣葵無聲地嘆息。

偶爾她也不太想看那些對她來說很普遍的人性幽微之處,昨天晚上躺在自己的床榻上,她甚至在想……

那對母女就算是被歹人入室殺死,也總好過死於親密的親人之手。

然而,有些事情的確不可能出乎意料。

她一點不顯山露水的走過去,非常盡職盡責的去寬慰了那男人幾句,那男人一聽人寬慰,簡直演得更起勁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郁衣葵:演一演得了,沒完沒了了還!

展昭亦皺眉。

他行走多年江湖,見過許多惡人遮遮掩掩,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敏銳的,一見這男子行事浮誇,不似出自真心,又回想起昨天晚上郁衣葵意味深長地說的“妻子死了,先懷疑丈夫”,心下便有了幾分了然。

他亦是不動聲色,只從地上將那人扶起,又好生寬慰了幾句,令衙役帶他去看屍首,又令一名小廝準備些熱茶,給這位“苦主”壓壓驚。

郁衣葵說:“跟他談談?”

展昭道:“那是自然。”

於是,二人就與這男子聊了起來。

這男子的名字叫張關漢,汴京本地人,只是家裏沒什麽錢,取得妻子亦是周邊縣的小戶,姓顧。

張關漢與顧氏琴瑟和諧,育有一女,五歲,如今尚未取大名,乳名換做小小。

五歲的小女孩,未起大名,在這時代其實十分正常,小女孩的名字多以為疊字,等到了定親寫婚書的時候,家裏的大人這才會為小女孩起個正式的姓名。

張小小……很可愛的名字,只是郁衣葵見到張小小的時候,她的臉已經燒得面目全非,看不出小姑娘到底長得如何。

張關漢還猶在傷心,郁衣葵盯著他虛偽至極的臉,忽然問道:“開封府停著的那兩局屍首,面目全非、身上衣物也燒的看不清原貌,張郎君就如此確定,那是你的女兒和妻子麽?”

張關漢答道:“這位官爺……小人的女兒,小人還認不出來麽?況且小小的手腕上掛的鈴鐺,是小人去年在元宵燈會上買來送給小小的……”

說著,又是一陣哽咽。

郁衣葵點點頭,卻沒打算放過張關漢,繼續咄咄逼人:“張郎君,昨夜元宵佳節,你不在家中陪著妻女,是去幹什麽了呢?”

張關漢道:“昨夜……昨夜去看燈了,看完燈,有幾個有人相約一起喝酒,故而去酒樓喝酒,元宵節嘛……城裏的人都要鬧上一整夜的,故而我喝到今天早上,才知道家裏出事了。”

他身上一股酒氣,應當是沒有胡說的。

展昭淡淡道:“元宵佳節,不帶妻女一同看燈,反倒自己一個人去?”

張關漢縮澀了一下,有些訕訕地道:“小女……小女近日病了,不能出門。”

郁衣葵懶洋洋地問:“什麽病?”

張關漢道:“是、是癲癇之症,近日發病嚴重,所以小人才用繩子將小女綁在凳子上,好叫她安靜一些,誰知……誰知居然……”

他又哇哇大哭起來。

郁衣葵與展昭對視了一眼。

這倒是解釋了為什麽展昭發現那小女孩時,那小女孩是被綁在椅子上的。

郁衣葵冷笑了一聲,面色不善地道:“女兒有癲癇,你就把她綁在椅子上,叫你老婆看著,然後自己一個人出去看花燈?好一個慈父。”

張關漢垂著頭、抹著淚,也看不清他的表情,不知他對郁衣葵這番諷刺是什麽看法。

不過他估計也沒有什麽看法,男人一向都是被寬容的存在,如果女人沒照顧好孩子,那是她“為母不慈”。如果一個父親沒照顧好孩子,那就是“人之常情”。

在封建的古代社會,這男人會有什麽想法?會有什麽後悔的麽?不會有的。

展昭又問:“張小娘子既犯了癲癇之症,可有請過大夫?”

張關漢的表情忽然變得不情不願起來,過了好半晌,才道:“內人請過。”

他看起來不是很想繼續這個話題。

但展昭與郁衣葵是何人?在開封府,他們是官爺,而張關漢是民,他們既然要調查案件,張關漢只有配合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