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汝瓷(第3/5頁)

前邊許多次都燒得爛,沒一個是好的。

可斷斷續續燒了大半年後,他還真就燒出了完整的瓷器!

只是村裏當時的隊長真不是個好的,連村民們上山多砍兩根柴都不許,說是山上一草一木都不準拿。

像小興哥這麽把山坡挖出一個坑來,更是被他批評教育,不準小興哥往後再去挖土。

這個隊長因為當得不稱職,還有些貪汙的原因,所以被抓了。他被抓了後媳婦在村裏待不下去,只好帶著孩子跑回娘家。

前兩年老父母也已經去世,幾個兄弟把父母埋了後照樣在村子裏夾著尾巴做人。

宋禾回想往事,有那麽一瞬間愣了。

緊接著,又拿起這個瓷器細細觀察。

“娘嘞,這該是汝瓷……吧?!”

宋禾拿著瓶子恍恍惚惚,她看過從前的報紙,知道汝瓷是53年那會兒才開始說要恢復生產的。只是宋禾又依稀記得,這得持續30年。通過三十年的研究與實驗,汝瓷這才全面恢復生產。

她為啥能把汝瓷記得這麽清楚,還得感謝她那個愛好收藏汝瓷的爸爸。

宋禾老媽愛玉,老爸就愛瓷。

親朋好友都說了,兩人實在絕配。

她老媽每幾年就得收藏一兩塊好玉,她老爸也是。不過除了收藏瓷器外,她老爸每年還都得飛到首都去故宮看瓷器。

尤其是故宮的宋代汝瓷天青釉弦紋樽,這是他的心頭好,做夢都想擁有他。

要不是有刑法牢牢盯著,宋禾真覺得他能幹出把這玩意兒抱回家的事兒。

宋禾得益於老爸長久的熏陶,對瓷器,特別是汝瓷,自然很有了解。

至少到達工藝步驟能背的地步。

當然了,腦袋記得步驟,上手卻全廢。

她老爸也是如此。

有一年,她老爸就說帶著全家人去旅遊。結果就把他們帶到了燒制汝瓷的地方去,宋禾和老爸跟著老師傅做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在最後一天,在老師傅的指點幫助(上手幫忙)下,終於燒制出一個勉強能認得出來是瓶子的汝瓷。

汝瓷十窯九不成,所以當時宋禾還挺高興的,那段時期作文素材全是“跟著爸爸去做汝瓷”。

立意是堅持不懈的作文,也用自己燒汝瓷的例子。

立意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作文,依舊用燒汝瓷的例子。

立意親情的作文,還是用這個例子。

最後差點沒把語文老師看吐,把宋禾叫到辦公室中去,隱晦地指出她這個問題。

因為老爸帶她去燒汝瓷給她留下這麽深刻的記憶,所以迄今為止,宋禾居然能把主要步驟記得緊緊的,雖然細節的地方全忘了。

正當她拿著瓶子站起身,想往屋子後頭的山上走去時,就聽到“姐姐”“姐姐”的聲音。

小妹幾人肯定是鉆到林子裏頭去了,瞧這額頭上的頭發已經有點濕,都一縷一縷的。

宋禾趕忙道:“別跑別跑,小心滑倒!啥事兒啊這麽急?”

小妹手上拿著一個如水晶一般,卻又比水晶更加灰白一點的石頭。

她驚喜道:“這是白雲石!”

小妹手上的白雲石形狀很好,看著比一般白雲石通透幹凈。

宋禾接過來看了兩眼,就聽小妹不經意感慨道:“我瞧著那裏還有白雲土,山上環境和咱們河西公社的山真不一樣。”

“大娃幾人呢?”宋禾問道。

小妹拿著白雲石好好把玩,隨意指了指山的方向:“他們還在山上呢。”

宋禾立刻就道:“那我也去看看。”

說著,匆匆朝著大娃幾人的方向跑了過去。

小妹“哎”的一聲,也趕忙跟了上去。

山上此時濕漉漉的,大娃幾個不曉得從哪裏搞個彈弓來,此刻正一個勁兒地打麻雀呢。

大娃放下彈弓:“姐姐你咋來了?”

宋禾拄著根棍子往上爬:“我來瞧瞧這兒的土。剛剛小妹說這裏有白雲土,就是不知道還有沒有粘土。”

大娃沒聽懂,米寶卻瞬間反應過來。

他忍不住驚訝道:“有白雲土又有黏土,那這裏可真是個燒陶瓷的好地方!”

宋禾點點頭:“可不是嗎?”

猶豫幾秒,把家裏發現一個瓶子,這瓶子還是豐谷他爸燒出來的事兒給說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豐谷聽到宋禾的話突然擡頭,眼睛中滿是好奇,是對他爸爸的好奇。

宋禾心頭一軟,把荷花記憶力關於小興哥的事兒都給說了出來。

比如說,小興哥性格也比較內向,常常喜歡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搗鼓泥土。

還說了小興哥山上下套子特別有一手,時常帶著他們附近的幾個小孩跑到山腳下玩。

又說了小興哥特別喜歡學習,常常去找老童生借書看,即使老童生一次都沒理過他。

這些事跡經過宋禾的嘴巴後,多少有一定程度的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