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百官大怒!絕不同意!顧言怒斥許清宵,結果……(第2/8頁)

可懷寧親王沒有笑,而是皺眉道。

“這昏君寧可賣官,也要推廣水車工程,爾等還沒有警惕嗎?”

懷寧親王如此說道。

他的心思還在水車工程上,大魏王朝,開創千古奇談,公開賣官給商人,這要是傳出去,簡直是丟人現眼。

女帝不蠢,可她卻執意如此,這就證明女帝對這個水車工程極其在乎。

不然的話,也不至於如此。

賣官?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大魏再窮的時候,武帝北伐失利,國家窮苦無比,都沒有想過賣官。

結果女帝居然答應了,雖然美曰其名說什麽不給商人掌權,可說到底還是賣官。

更絕了的是,女帝竟然允許商人後代,優先錄取各大書院,這完全可以引起民憤。

百姓本來就苦巴巴的,希望培養一個後人,能夠依靠讀書翻身,結果商人的後代,可以優先錄取,各大書院,錄取學生名額有限。

你再這麽一優先,百姓豈能不怒?

“懷寧王,你說的我等都懂,可問題是,這件事情一旦成了,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商人願意給錢,一萬萬兩給不起,一萬兩還給不起嗎?這如何制止啊?”

“是啊,這水車工程昏君幾乎是勢在必得,我等有什麽辦法?難不成去制止她?”

“賣官之事,涉及江山社稷,甚至會動搖國本,對我等來說是好事一件,我不同意制止。”

兩人有些好奇,看向懷寧親王。

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知道了水車工程的確對大魏有所幫助,可那又如何?現在女帝公開賣官,他們能有什麽辦法?

你說制止吧,怎麽制止?大魏女帝主動犯錯,你總不可能去提醒她吧?

那他們成了什麽?

大哥我們是要造反的,恨不得女帝蠢一點好,現在人家主動犯錯,你還去提醒,你不是有病嗎?

兩人如此回答,懷寧親王不由沉思了。

的確,水車之事,現在最麻煩的就是銀兩問題,可大魏女帝竟然做了一個蠢事,要賣官。

對文武百官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

可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不想阻止。

可不阻止的話,水車工程必然會實行,這是一個兩難之策,他們也頭疼。

懷寧親王沉默不語。

他看了兩人一眼,一瞬間就知道他們的內心想法。

很顯然,他們是巴不得女帝出事,走這步錯棋。

可他比誰都明白,水車工程絕對不能實行,所以他不可能會讓女帝走這步棋。

雖然他心裏是希望的,可不希望是這個時候,也不希望是因為這個原因。

只是他沒有繼續開口。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六部不可能同意,武將們也不可能同意。

一句話,憑什麽同意?讓商人有官職?他們受得了嗎?武將們受得了嗎?

尤其是大魏文宮的儒生,說實話每年書院收學名額就已經不夠了,還優先給這些商人後代?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

科舉考試,本身就是嚴禁舞弊,這種走後門的事情,更是杜絕。

那幫大儒會答應?他們要是答應,還敢自稱大儒嗎?

所以他不做聲,因為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他一點都不慌。

哪怕是許清宵出面又能如何?

關系再好,也不可能讓文武百官包括大魏儒臣們老老實實答應。

拿什麽答應?

想到這裏,懷寧親王開口了。

“行了,既然如此,就這樣吧,靜觀其變。”

一件不可能實行的事情,他沒必要浪費時間,起身直接離開。

其余兩人點了點頭,也沒多說什麽,逐漸離開。

而大魏京都。

已經回來的官員們,則議論紛紛,六部尚書還待在皇宮內,他們是天下百官的表率,不可能離開。

一些國公也待著,只有少部分人回來通風報信。

大魏權貴們這次也有些皺眉了。

知道現在大魏面臨很多麻煩,也知道陛下想要推廣水車工程。

可問題是,沒必要這樣啊?買官賣官?這傳出去了,以後大魏朝廷還怎麽做人啊?

天下百姓都在討論這件事情,極其抗拒。

這件事情,權貴們都很頭疼。

因為女帝態度很明顯,過於決斷,至於百官們的態度也很明顯,就是不答應。

可以說,一場驚天駭浪要發生了,大魏朝堂甚至可能會發生流血事件。

如果女帝還要一意孤行的話,必然會有人血濺三尺,以死相逼。

真要發生了這種事情,對女帝執政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汙點。

然而。

對於天下商人來說,尤其是八大商,再聽到這個消息後,更是嘩然一片。

朝廷開出來的條件,太誘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