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舌尖上的槐江觀察局(第4/5頁)

“但我還覺得你是楚總啊,還想著咱們一起奮鬥的時候。”王怡文剛才還興致勃勃,她聽到此話又沮喪起來,“你說人啊生活啊,為什麽總是在變?”

楚稚水一怔。

“我真佩服你能回去,最近不是想往外跳跳嘛,偶爾也琢磨不然回老家吧,但又特別不甘心,真回去當初幹嘛出來,在家肯定還被我爸媽催婚。”王怡文詢問,“你家裏人現在催麽?”

“他們不太管。”

“那也太幸福了,我每年回家就被念,然後心裏面煩得要死,過完年回到銀海也難受,說實話在這裏工作那麽多年還是個外鄉人……”王怡文哀道,“現在連你也回去了。”

楚稚水察覺電話那頭隱含哭腔,安慰道:“只要你需要我,我們隨時聯系。”

王怡文甕聲甕氣:“我還記得剛進公司那年,你帶我去醫院看病的事,咱倆當時真完全不熟,甚至我先前還覺得你假,你記得我們剛開始不對付吧,就那回我才知道你人真的好……”

楚稚水哭笑不得:“帶你看病也不是什麽大事。”

“就是你老這麽說,之前才覺得你假。”王怡文吸吸鼻子,難過道,“我也不知道今天怎麽了,反正累一天回來心態就崩了,你說我是不是廢物啊,出來混那麽久沒名堂,也不知道未來該去哪幹嘛。”

“當然不是,你只是下班累了,睡一覺就會好的。”

“可我沒法像你想得明白,也沒法像你那麽好。”

楚稚水輕聲道:“怡文,並不是我人好,其實是你人好。”

“嗯?”

“帶你看病不是什麽大事,但你至今都記在心裏,我以前做過很多這樣的事,可有些人並不會在乎,包括我離職之後,只有你主動聯系我,還想著要幫幫我。”楚稚水語調柔和,“所以並不是我人好,其實是你人很好,不要再貶低自己了。”

電話那頭是細微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沒人叫我楚總,但他們管我叫楚科長,感覺也挺新鮮吧。”楚稚水失笑,“你也會越來越好的,洗個澡早點睡,明天就不一樣。”

“嗯。”王怡文情緒好轉,“等我年假去槐江旅遊,楚科長做向導。”

“可以啊,不過這邊好玩的不多,怕你到時候失望。”

“沒事,就是去看看你。”

成年人情緒崩潰及重建一向迅速,倒不是有多麽堅強,只是崩完還得生活。

楚稚水和王怡文現在天各一方,她也沒法面對面安慰好友,唯有期盼未來能到銀海出差。

經濟開發科內,楚稚水讓金渝將前不久整理的資料發給自己,茶園起步時做過不少槐江茶調研,現在可以用來完善手裏的方案。

雖然局裏不需要向外賣茶,但她還是要來王怡文朋友的聯系方式,又找胡局詢問一番槐江市相關部門的渠道,想要找到當地負責特色農業扶貧項目的人員。

槐江觀察局的工資再低,有些事還是擺得平,類似體系的單位互相交流容易,只是局裏以前不愛摻和。

她當初就覺得槐江茶葉有潛力,無奈當地人打不出品牌,如今沒準可以牽線搭橋。槐江市有關部門提供政策扶持,直播人員幫忙帶貨,茶農借此提高收入。

“但這些跟我們和局裏有關系嗎?”金渝疑道,“你做方案平白增加工作量,也沒有人掏錢。”

槐江茶方案聽起來是槐江市部門、直播人員和茶農三方共贏,唯獨跟觀察局不沾邊。

“短期來看沒關系,但只有盤子做起來,整個大環境變活躍,未來才會有機會。”楚稚水道,“如果槐江茶可以做起來,那相關產業鏈都發展,甚至能輻射到其他商品,局裏的新產品沒準會受益。”

人在江河日下的環境裏爬起無疑困難,順風起勢無往不利,逆風而行處處碰壁。她當時參與創建龍知視頻是相同道理,每年的創業公司那麽多,學歷高又履歷佳的人才比比皆是,憑什麽幸運兒是她?總歸要借風往上飛。

“而且做不起來也無所謂,我們跟這些部門關系搭上了,以後得到消息就比別人快,有什麽政策傾向也最先知道。”楚稚水一笑,“不可能求人辦事時才提煙酒上門,那誰會搭理你啊,都是提前就熟悉。”

平心而論,誰都會對懷揣目的靠近的人心懷戒備,認為這樣的人功利又世俗,這年頭沒人缺一箱酸奶或水果,沒必要為點蠅頭小利出手幫你。

但雙方都僵持住,事情就辦不下去,總有先邁出一步的人。

人脈都是越用越活,只有調動東邊的資源置換成西邊的資源,才能生生不息下去。楚稚水以前在銀海市的關系不用也會慢慢消失,倒不如花點力氣變成槐江市的關系,適當出力是必要的。

前期資料齊全,方案也不難做。楚稚水一邊對著電腦噼裏啪啦,一邊突然想起什麽,轉身詢問後面的辛雲茂:“對了,這麽一想你還是農業種植好手,有什麽值得分享的種茶經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