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神君一向冰清玉粹、堅貞守節(第2/5頁)

次日,拍賣會現場,場內座無虛席,工作人員按編號依次取出人參組織競價拍賣。

彭老板作為知名老總坐在前排,跟其他人一起出價競拍人參。他時不時就舉起牌子,偶爾嘴裏念念有詞,好像在掐算性價比,要是價格被推得太高,便在適當的時候放下手。

楚稚水和辛雲茂是來賣人參,他們不買人參就坐在後排,居然還看到玉京子和林嶽。

雙方的座位不遠,玉京子拘謹地朝他們頷首,楚稚水禮貌回禮,也沒有過多交流。

“好的,三十萬一次,三十萬兩次……”

“三十一萬!現在是三十一萬!”

木槌橋下,塵埃落定。

“恭喜您成交!”

會場內時不時就響起成交聲,觀察局裏兩根7克上下的野山參分別被拍出30萬和31萬。楚稚水將相關證書交給工作人員,等到各類手續順利辦完,錢就會被打進公司賬戶。

主持人激動道:“接下來就是第三屆丹山拍賣會的‘參王’,起拍價格六十萬,有請工作人員上台展示……”

前排的劉廈精神奕奕、腰杆挺直,他好像等待這一刻許久,就想看這回能撈到多少錢。

或許是“參王”排場過大,工作人員遲遲沒露面,會場內出現短暫的冷場。

場內有人等得不耐,開始竊竊私語起來。彭老板有一搭沒一搭地摸牌子,看上去對噱頭十足的“參王”沒興趣,還揉了揉太陽穴準備休息一會兒。

主持人時不時觀望後台,他無奈地感慨:“看來‘參王’難請啊,各位都稍安勿躁。”

片刻後,有人一溜煙地躥上台,跟主持人耳語兩三句,隨即匆匆地跑下去。

主持人剛聽完一怔,隨即飛速調整狀態,笑道:“不好意思,剛才拍賣會報的‘參王’編號有點問題,所以在後台耽誤了,我們重新介紹一下本屆‘參王’,克數為223克……”

台下,林嶽猛拍玉京子大腿:“師傅,到我們的了。”

玉京子漫不經心:“不是這個,我挑的不是‘參王’,不然怎麽撿漏啊。”

“就是這個,就是這個。”林嶽著急道,“你聽編號都一樣!”

另一邊,楚稚水聽到編號一愣,她低頭查看起證書,疑道:“這是我們的編號?”

觀察局那根223克的野山參忽然變成“參王”,現在被工作人員端出來參加拍賣會競拍。

片刻後,有身掛工作證的人員趕來,悄悄地跟楚稚水說明情況,還麻煩她將手續辦理一下。

主持人已經在台上宣布競價開始,劉廈看到此幕卻大驚失色,他忙攔住工作人員詢問:“不對,這不是我那顆,你們是不是搞錯了,這不是我的‘參王’啊。”

對方公事公辦道:“劉先生,麻煩您跟我們來後面一趟,您的人參好像出了點問題。”

後台內,盒子裏的人參形態跟昨日一樣,但莫名其妙地幹癟下去,好像驟然失去渾身靈氣,顯得體態萎靡不振,連克數都降低不少。

“我們競拍前進行最後一輪核對,發現您的人參跟資料不相符,所以緊急撤換本屆拍賣會‘參王’。如果將這樣的人參送到外面,會對本屆拍賣會有影響,甚至連累未來丹山拍賣會的發展。”

劉廈看到變回原形的人參臉色發白,他渾身冷汗,憤憤地狡辯:“不可能!這不是我的人參,你們把我的人參掉包,我要找律師告你們!賠錢!”

工作人員:“我們的安保很完善,可以提供監控攝像,不管是保存時的編號,還是人參的須根走向,都跟鑒別時完全一致。您賣人參也應該明白,五形六體很難造假,全靠這些進行甄別。這枚人參跟鑒別時照片形態差距不大,不太一樣的是飽滿度和克數……”

當然,人參只要有幾項信息變化,那價值就是天差地別,否則不會如此金貴。

“說實話,我們懷疑您在鑒別時造假,但這種東西不能維持太久,所以過一天就顯露原形。”

劉廈被戳中痛腳,驚怒道:“放屁!肯定是你們偷走我‘參王’,我跟你們沒完!”

“如果您有不滿,我們願意配合調查,但也請您出示更多人參資料,例如證明其生長環境或購入渠道。”

鑒別機構一般只看人參品相出證書,但劉廈現在要從頭清算,兩邊肯定都得交證據。

拍賣會現場,無數慕名而來的商人們爭相競價,其中還有不常研究人參的富豪。這些人不做人參生意,沒準就是過來湊熱鬧,他們都不一定去場館看展品,直接挑本屆最好的“參王”競價,有錢就是燒得慌。

這就是“參王”自帶的宣傳效果,懂行的人關注它最多,不懂行的人只能關注它,主要看不出其他人參優劣。

“一百萬第一次!一百萬第二次!”

“好的,一百零五萬!這位先生出一百零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