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第2/3頁)

其中左然也不免問起姜鴻辭官一事,姜鴻的說辭和當日在玄真面前的一樣,只是道自己年紀已大,力不從心。

雖然這話,聽的人信的又有幾分?不過左然也沒有繼續問下去,轉而說起國子監一事。

原來這次左然來,也是有事相詢。

這國子監乃是天下最高學府,招收的學子一共有兩類,第一類是監生,也是最多的一類,監生指的就是皇帝恩賜出身,多是世家子弟,受到父母庇蔭才能去。

還有一類便是貢生,貢生是地方各地每一年都會選擇一兩名優秀學生送入國子監學習。

因為明年王靜就要入京考會試,一般舉子都會提早入京,以免到時候來不及。

可畢竟是在千裏之外的京城,這入京趕考這一路上哪裏有這麽容易?再加上入了京城,擇選一處清靜住處也至關重要。

原本左然還沒想到這一處,畢竟他無心名利,並沒有踏上科舉之路,若不是王靜提醒,他差點就耽誤了學生的大事。

去年王靜在鄉試裏拔得魁首,得到了解元的名頭,這會試定然也不在話下,但若有旁的事情打擾可就說不準了。

可如果讓王靜被選作貢生,進入國子監學習,這一切便安然無虞了。

首先成了貢生,去京城有官軍護送,其次國子監這樣的地方想必也是一個清凈之地。

當然以王靜的身份,選作貢生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只是左然畢竟遠在金陵,不知京中情況,少不得問詢幾番。

聽到左然的話,姜鴻細不可查地皺了皺眉頭,作為曾經的國子監祭酒,姜鴻對於國子監的情況再清楚不過。

即便他這些年,已經將國子監的風氣肅清了不少,可國子監的學生只要仍然以世家子弟為主,那麽這裏就並不適合寒門子弟,並且國子監也絕對談不上什麽清凈之地。

而他主動辭官,將國子監祭酒的職位雖然交給的是他曾經的副手任傑,不過任傑魄力不足,因此國子監的氛圍只怕更不如以前。

但這話姜鴻怎麽好說出來,他也不能就這樣拒絕,畢竟他和左然的交情不像和玄真,還沒有好到這種地步。

而此事還得看王靜怎麽想......

姜鴻這才將目光轉向王靜,只見王靜神態不變,他跪坐在爐火一側正在做點茶的準備工作。

剛才他已經將茶餅研磨成粉末,又用茶錘搗成小塊,磨成細粉。

這些細粉甚至不需要用羅合來篩,可見其中獨到之處,而用凈水調制的茶膏漸漸成形,動作行雲流水,讓人賞心悅目。

姜鴻笑著點頭道:“左兄,你這弟子在茶藝一道造詣極深啊!想必學問之上也是如此,有左兄這樣的名師,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姜鴻話一落,左然倒沒想太多,只以為是姜鴻隨口的誇贊,唯有王靜的雙眸微微一暗。

此次去國子監,王靜早有打算,他知道這國子監的情況,既然早晚要入朝堂,這國子監不過是第一步罷了。

因此王靜恭恭敬敬地開口道:“不瞞姜先生,晚輩聽聞國子監養天下之士,曾又有姜先生這樣的大家在此,心向往之,如今晚輩會試在即,可恩師年紀已長,晚輩也不願恩師為晚輩如此操勞,還望姜先生成全。”

王靜此話也言之在理,姜鴻目光凝成一束,慢慢道:“國子監不比別處,你可真想好了?”

王靜這次亦是給出肯定的答復。

見此姜鴻方才不再勸說,只是姜鴻忽然想起一事,不由得提醒道:“你入了國子監之後,只用關門讀書,不要隨意走動,切莫卷入任何紛爭之中!”

姜鴻這般說,也是想起了之前三皇子想在國子監插手一事,便隨口警醒一二。

他這話指代不明,旁人是想不到其中的。

因此姜鴻並未注意到,王靜聽完後,手上的動作忽然頓了頓。

此時,謝舒卻看到了這一幕,他雖然對點茶一事不太明白,但見王靜剛才動作流暢,可這時用茶筧擊拂的時候,抖得有些厲害。

很快,隨著熱水注入茶中,泛起細細的茶沫,點茶的最後一步也正式完成。

然而無論是左然還是姜鴻都沒有提及這茶水如何,其實這茶水也不能說不好,只是離真正的色如白沫還有一段距離,當然在左然和姜鴻看來,王靜剛才受了影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謝舒從王靜手中接過茶水的時候,目光凝視著對方,王靜忽然朝他露出一點淡淡的笑意,他輪廓清臞,但眼神卻不寡淡,反而含著某種鋒利的光芒。

*

等送走左然先生後,謝舒因為之前的事情,有些心不在焉,姜鴻也看出了這點,放了謝舒一天假。

謝舒今日早早回到家中,便立刻朝著聽雨苑走去。

等見到了郎君,謝舒方才停下了腳步。

而虞楚息走到他面前,長睫微眨,眼含擔憂,細看著他的神色,似乎在觀察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