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第2/3頁)

當然現在,他們也不用費什麽功夫了,可謂正瞌睡來了個枕頭。

蘇家動作極快,不出幾日便與各大鹽商都商量好何時動手,之後又如何瓜分虞家了。

就在這幾日虞家風聲緊俏之際,謝舒也從衙門那邊得到了回信,說是劉公公今日要來處理那護衛的事情。

這是謝舒第二次來這衙門,他到的時候,劉公公還沒有來,今日知府萬林明也有別的事務要忙,唯有那叫李銘的小吏在旁為他沏了一杯茶水。

謝舒認得他,便開口詢問道:“李大哥,勞煩問一件事,之前那位跟蹤我家小廝的賊人可查出什麽消息了?”

李銘眼神微動,明顯知道些什麽,然而他並未直言相告,只是笑笑道:“此事我也不方便講,還沒有最終定案。”

但李銘看他一眼,還是透出一些口風道:“此事畢竟有關這位劉公公,還得看他的意思,不過我看這位劉公公不像是想保的意思。”

聽完這話,謝舒心頭有數,謝過李銘後,便繼續在這隨廳等著對方。

離預定的時間過了有一會兒後,劉公公才姍姍來遲。

只見這位劉公公雖來衙門辦事,但排場卻不小,身後跟著幾名威風凜凜的侍衛,他穿著五品太監正式的官服,一身秦良玉蟒服,這在宮制品中也算一件稀罕物了。

劉公公細長的眼先掃了一眼謝舒,語氣聽不出好壞來:“你便是謝舒?”

謝舒不卑不亢,淡淡道:“正是,在下謝舒見過劉公公。”

劉公公上下看了他幾眼後,這才揮退眾人,忽然露出一個自矜的笑容來:“來金陵之前,咱家便聽說姜先生收了一位高徒,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當年在京城,咱家就對姜先生的高風亮節十分佩服,只可惜前朝內苑不是一處,一直無緣得見,實在遺憾。”

聽到劉公公居然說了這番近乎示好的話語,謝舒卻並沒有因為對方的態度改變放松稍許,這劉公公的態度撲朔迷離,似乎與背後的三皇子並非是一類人,但謝舒知道一點,那就是此人絕非善類,至於他口中的佩服,也只能過耳罷了,以老師的性格,聽到這話多半也會不屑一顧。

因此謝舒並未接話,更沒有意思意思說些引見之類的話。

劉公公眼神微微一沉,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不上道的人。他如今已是五品官員,又是奉旨欽差,便是高他一級的顧鐘或是林萬明也對他客客氣氣的,可這謝舒是什麽人?

雖成了姜鴻的弟子,可只是幾天的事情,更別說,謝舒此刻該是有求於他才對。

不過劉公公見謝舒神色清冷,氣質獨絕,心中又思量起來,此人之所以被姜鴻收下,也有幾分不凡之處,再加上劉公公之前看過他的畫,愛惜此人才情,於是劉公公只是臉色冷了一些道:“那現在就說公事吧,你如今也知道了,那周明是咱家的人,但此事與咱家無關,不過咱家不介意透露一些內情給你。”

謝舒聽到這裏,神色不動,只是擡眼看向劉公公微微一笑道:“劉公公,此事我已知道緣由,自然不會怪到劉公公身上去。”

劉公公沒想到謝舒反應這麽平淡,還聲稱自己知道緣由,可一般人知道此事是皇子所為,還能保持如此平靜。

因此劉公公眼神一凝,一副似信非信的樣子。

忽然劉公公一臉不悅道:“這麽說來,咱家還是多事了,不過你倒是沉得住氣,眼看著自家夫郎被人步步相逼,還有閑心到這裏討一杯茶水喝。“

謝舒見對方驟然發難,卻絲毫不懼,他直視著對方的眼睛道:“劉公公,在下此次前來,是專程有一句話要提醒公公,您可知,今日江南之所為,日後便是懸頸之劍。”

此話一出,劉公公心中一跳,緊接著勃然大怒,他霍得將手上的杯身摔碎,冷冷道:“謝舒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在我面前如此戲言!”

這時外面的人聽到響動,已經魚貫而入,虎視眈眈地盯著謝舒。

但謝舒仍舊不慌不忙,朝著劉公公笑道:“此事是否戲言,劉公公心裏一定清楚。”

從剛才劉公公的態度,謝舒便已看得出來,此人和三皇子邵禎並非一條心。可既然如此,顧鐘和劉公公在修建行宮上卻能夠達成如此一致呢?

除了兩人有著共同的利益以外,說明他們還達成了協議,可這協議是私下裏達成的,並非是皇帝有命,否則顧鐘大可親自上陣,畢竟為皇帝修建行宮,也是一件功勞,但他們連一點風聲都不願意放出來。

可劉公公遠在京城,如何能夠在這麽快地時間裏就和顧鐘商量好?除非他們背後有一個牽線搭橋的人,謝舒猜測此人便是三皇子邵禎!也只有邵禎能夠同時說動顧鐘和劉公公兩人了。

而和三皇子合謀此事,想必劉公公也清楚,相當於把一個把柄交在了對方的手裏,這樣做,確實可以讓劉公公在三皇子那裏更受重用,但既然老師曾經告訴過自己,三皇子的性格,那劉公公定然也知曉,所以劉公公心裏難道就沒有別的想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