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第2/2頁)

偏偏此事還沒有得到解決,又傳出一條消息,如今,劉公公不僅公布了鹽商捐款的事情,還全權交由虞家負責修建行宮!

王靜是三皇子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內情。

暗地勒索鹽商,本是三皇子的主意,既維系了顧家與他的利益,又相當於拿捏住了劉公公的把柄。

可現在倒好,劉公公這麽一步棋下出來,等同於脫離了三皇子的掌控!

王靜當然不認為劉公公能夠一眼堪破,必是有人背後指點,可這人到底是誰呢?

王靜的腦海裏不多時浮現出一個人影,如果不久以前,王靜一定不會相信,但現在,卻沒有更好的解釋了。

王靜心頭不禁浮現出巨大的荒謬感,難道謝舒早就清楚這其中的關節?

不過這又怎麽可能?

如果他真知道這背後之人乃是三皇子,他怎麽敢這樣和三皇子作對!

王靜一直跟在左然身邊,雖說老師一直沒有出仕,贏得天下美名,可王靜知道,當年老師是見官場黑暗,先皇昏庸,失望之下才隱居不出。後來,當今陛下即位,老師難道就沒有動搖過嗎?

而王靜從小讀聖人書,集聖賢事,考取功名,所求為何,不過是擇一明主,一展宏圖。可王靜很快就發現,老師教給他的東西,都太過理想化了。

這世界上的公平是有等級的,人也是如此。

在既定好的社會規則裏,世家早已占盡上風,而寒門擁有的僅僅是一粟之地。

作為寒門,王靜真要想完成他的志向,他唯一能夠選擇便是將籌碼押在一位有可能繼承大寶的皇子手中。

因為這天下,唯有皇帝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掌握一個人生殺予奪的大權。

而王靜又何嘗不知道,這位三皇子並非是他所想的那種明君,可王靜同樣也清楚的是,正因為皇帝擁有這樣的權力,天下對於皇帝的約束程度完全取決於皇帝自己的意願,並無所謂可以立刻生效的懲罰和獎勵。因此這世界上,暴君昏君比比皆是,而聖明之主才顯得何其稀少,所以王靜從來沒有抱著這樣的期望。

但王靜也從來沒有想過,謝舒不僅敢在拒絕三皇子的招攬的前提下,還與三皇子作對。

一時之間,王靜也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不過只是片刻時間,王靜便已回過神來,他不需要理解謝舒,更不需要猜測謝舒的意圖,因為在謝舒做出這樣的決定之後,便已經與他的立場相對,如今他只需要做的便是據實上報。

可即使如此,王靜還是忍不住皺了皺眉頭,心緒前所未有的復雜。

*

而另一邊,顧家也在為此焦頭爛額。

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劉公公會突然反悔!不僅將此事公布不說,還將建立行宮的事情全數交給了虞家。

這樣一來,顧家的修繕又該由誰負責?

好在劉公公並未和他們撕破臉,挪出了十萬兩白銀出來,這對顧鐘來說,和他一開始預想的完全不同。

十萬兩白銀在尋常百姓眼中是天文數字,可應付皇上遠遠不夠,顧鐘自己還要添補一部分......

不過顧鐘倒還勉強能夠接受,畢竟他也不願意和劉公公鬧的不愉快。

他如今遠離京城已久,但為了讓陛下時常記著自己,不僅要靠自己的妹妹,這禦前之人也要時常收買著。

只是這樣一來,他們原想借刀殺人,對付虞家一事,就完全落空了。

如今劉公公為虞家請得聖諭,那些富戶巴結他們還來不及,又怎敢再起別的心思。便是顧鐘,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這樣出手,反而要大大方方給其方便,免得讓人逮到把柄。

但在顧鐘看來,虞家毫無經驗,要想攬下這樣的大事,也不怕偷雞不成蝕把米,何況短短三個月,平地便起一間行宮實在太難,一旦有什麽差錯,便是掉腦袋的事情,所以顧鐘不慌不忙,只等著後續進展。

可一連幾日,顧鐘也沒打探到虞家有什麽大規模的動作,只是召集了許多三教九流,測卦算蔔之人。

難道這第一步選址就卡住了?

顧鐘倒也不意外,為陛下的行宮選址豈是那麽簡單的事情?這金陵城方圓數百萬裏,山川江河,秀麗景色不勝枚舉,可要想選中一處住址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這虞家實在是淺薄無知,竟然以為找幾個道士和尚就能選址嗎?

就在顧鐘對此嗤之以鼻的時候,忽然聽到有消息傳來,說是這些人一致推算出了,一處最適合建造行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