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第2/2頁)

見劉公公汗流浹背,無言以對,顧鐘總算狠狠出了口惡氣,這劉公公受了他們的恩惠,卻敢和謝舒合作,自然不能再留人了。

這次除了謝舒以外,劉公公此人也要以絕後患。

眼看著陛下即將要發話,顧鐘心頭暗喜,就在這時,忽然一個人身材高大,步伐不偏不倚地朝著這裏走來。

當呂朔一出現,似乎周圍的氣氛也不像剛才那麽壓迫了。

慶帝淡淡道:“呂朔,你到何處去了?”

呂朔忙道:“不敢欺瞞陛下,剛才出府臣是去拜見恩師。”說道這裏,呂朔低頭苦笑道:“可惜恩師依舊閉門不見......”

這時呂朔方才擡頭看向慶帝道:“陛下,臣一回來,怎麽劉公公跪在此處,難道是行宮出了什麽問題嗎?”

慶帝原本好轉的臉色又不快起來。

其實慶帝對劉強如何辦這趟差事並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劉強之前說過,是鹽商自願捐獻銀兩修建行宮,可如今呢?怎麽變成了強占顧鐘的西園,傳出去,豈不是貽笑大方?

因此慶帝也不打算留情了。

慶帝略一擺手,讓顧鐘代為陳述。

顧鐘見到呂朔,心頭不知為何有些不安,剛才事情本來都快結束了,這呂朔卻突然來了。

不過這呂朔乃是慶帝身邊的紅人,明明慶帝對呂朔私自去拜見姜鴻有些不滿,可呂朔似乎知道慶帝的心結一樣,直言姜鴻仍然不願見他,慶帝反而高興了。

所以顧鐘也不敢隨意糊弄,而是又講了一遍,期間顧鐘猶豫了一下,還是特地提及了謝舒的名字,想來,這呂朔又被姜鴻拒之門外,心中怎麽可能沒有怨言。

果然呂朔神色不動,在聽到“謝舒”二字的時候,忽然他眉梢微微揚了揚。

他微笑著開口道:“聖上,此事我恰巧知道一些內情。”

等呂朔說完後,慶帝的眉心也舒展開了,若是如呂朔所說,這鹽商之所以選中西園,是因為風水之說。而風水,慶帝也是信的,這樣劉強也不算犯了大錯,最多治他一個辦事不利之罪。

顧鐘則心思震動,哪裏想得到呂朔竟然會偏幫謝舒!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若真由呂朔這樣三言兩語解決完這件事,顧鐘這些前前後後的籌謀以及數十萬兩白銀就真的打了水漂了!不僅如此,三皇子的威望也會大打折扣不說,以後還有誰想巴結他顧鐘?

顧鐘只能咬牙開口道:“呂大人,你當時遠在京城,離金陵有數萬裏,如何聽聞這些事?況且這其中真真假假還並不一定呢?呂大人你到了這金陵,這兩日真的只是去拜見恩師嗎?莫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說了什麽吧?”

顧鐘這話一來是反駁呂朔剛才的話語,二來也是提醒呂朔,他知道呂朔和謝舒的關系。

然而顧鐘卻不知道,他這話正是歪打正著!

呂朔臉上的笑意在聽到顧鐘的話語時,突然加深了許多,他不緊不慢地說道:“顧大人,為君分憂本來就是分內之事,我了解天下大事並不奇怪。至於這兩日我的行蹤,金陵百姓都親眼目睹,不勞顧大人關心。

陛下,其實臣雖未見過當事人,但也是剛才經顧大人的提醒才知曉,臣與那名虞姓鹽商的夫婿謝舒有著同門師兄弟的關系。而謝舒,乃是家師所收的關門弟子,我想其才學人品應該不差,還請陛下明鑒。”

慶帝聞言露出一點異色來,想不到竟有這樣巧的事情。

謝舒是何人?難道是江南哪位才子不成?

慶帝聽著雖十分陌生,但想來姜鴻看中的人差不了哪裏去,而慶帝對姜鴻曾經直言相諫確實有些介懷,不過他其實心裏也清楚,姜鴻的為人。

況且慶帝只想將此事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偏偏怎麽顧鐘就看不懂呢?

慶帝眼中閃過一絲厭煩,就在顧鐘還想說些什麽的時候,慶帝已開口道:“罷了,顧卿不必再說了,到時候朕移駕行宮的時候,自會分曉。”

*

接下來的幾天裏,一切都風平浪靜,不僅劉公公毫無聲息,沒有遞來任何消息,就連蘇凱那邊,失了一個小妾,家奴又被扣在衙門,他也不敢露頭來領。

謝舒對於這樣的平靜早有預料,他知道等待他的還是未知的結果。

這些日子,謝舒也沒有歇息,而是按部就班地準備他的文社。

就在這一天,虞府忽然來了幾個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