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第2/3頁)

不過謝舒並未在意,仍舊從容道:“草民謝舒見過皇上。”

慶帝見這年輕人走來,與呂朔風格截然不同,但同樣玉樹臨風,又有俊美清雅之氣,讓人眼前一亮,心中多了幾分欣賞之意,不禁問道:“你今年多少歲了?可有功名在身?”

謝舒低聲道:“草民不才,今年已有二十,十六歲中了秀才之後,之後四年再無寸進。”

慶帝聞言不禁微微一愣,他之前只是知道謝舒是姜鴻新收的徒弟,本以為他和呂朔相差無幾,再怎麽也該中舉,沒想到還是秀才。

不過慶帝見謝舒氣度卓然,不卑不亢,心中的困惑頓消,此人能得姜鴻的青眼,也有才華在身,想來一時時運不濟,或是藏拙也是有的,日後未必不能一鳴驚人。況且呂朔十八歲中狀元,在前朝也是沒有的奇才,哪裏人人都能像他一樣?

但慶帝想到這,對謝舒不像之前那麽看好,本來想出一個問題來考校一下他,這時起了刁難之意,正好這幾天有一件事情讓慶帝有些頭疼。

慶帝於是開口問道:“謝舒,你既是生員,又是姜鴻的弟子,朕且問你,自從前朝以來,黃河每隔幾年就會決口,如今黃河治理多年,卻仍無寸進,已成了這江南第一大患,你可有什麽主意?”

慶帝問這個問題,其實並未抱希望,要從謝舒這個一直在治學的人得到什麽解決辦法,畢竟黃河每年耗費千萬人力,無數黃金,可歷任的河督沒一個有用的。

謝舒聞言沉思起來,古代治理黃河的辦法並不多,一般是以固堤以及疏通的方式,將黃河引入大海。

但實際上,這是治標不治本,如果不對黃河上遊進行治理,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沖擊到下遊,仍然會造成泛濫成災的局面。

當然即便是意識到這個問題要想解決也並不容易,首先由於人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上遊地廣人稀,難以號召百姓前去種植樹林,也沒辦法在黃河流經的區域設置水庫來調節水流。

不過謝舒回憶起曾經在現世看過的幾本有關於古代水利工程的書籍,心中有了答案,他開口道:“回稟陛下,依草民愚見,黃河治理困難是因為治河之術不對,黃河年年淤沙,單一地清沙排淤,開寬河道,只會將河床越積愈多,最後堵塞潛運,乘高四潰。”

慶帝心中微訝,沒想到謝舒這話是一語中的,難怪黃河每年清理河沙,卻都是無用之功。

而慶帝心中也生出疑惑,謝舒說這治河之術不對,難道他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不成?

這時謝舒繼續說道:“陛下,草民認為倒不如築提束水,以水沖沙。”

聽到這聞所未聞的話,慶帝的目光霍地一閃,開口道:“此話怎樣?”

謝舒回答道:“應讓下遊的河堤加固加高,收窄河道,如此一來,水勢一定會增強,使得下遊河水流動的速度加快,不但新沙不會沉落,舊沙也能沖走。”

慶帝聞言若有所思,雖說其中的可行性還有待驗證,但謝舒能夠想出這樣的方法,絕非是平庸之輩。

慶帝頓生愛才之意,開口道:“謝舒你不拘於方寸之地,著眼於當下時務實在是不錯,可惜你如今無功名在身......”

慶帝說道這裏,有些為難起來,原本謝舒若是有個舉人身份,慶帝可以直接給他一個清閑的官職,日後若是有機會再慢慢升上來也是可以的。

這時,旁邊忽然響起一道輕柔嬌怯的聲音道:“皇上,這位謝公子臣妾也認得,他的才氣江南都有聞名,您既然認為謝公子難得不拘眼界,您也該不拘一格才是。”

慶帝聞言露出訝色道:“哦,原來衛君也知道謝舒?”不過慶帝並不關心這些,只是笑了笑道:“衛君的話也有道理,這樣吧,謝舒朕命你做個左拾遺,你看可好?”

當此話一出,在場的人簡直不敢置信的同時,神色各異,分明已是恍然大悟,這不是小觀音“衛卿童”嗎?

誰能想得到昔日一介無依無靠的雙兒被劉公公接走後,竟然真的搖身一變,還成了皇帝身邊的男妃!

這時,眾人不禁暗道,衛卿童能夠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舉薦謝舒,想來兩人真沒什麽曖.昧關系,只是曾經鄰裏之間的交情。

然而謝舒卻要因此平步青雲了,一時之間眾人心中又羨又妒,想起蘇凱,又幸災樂禍起來,要是讓慶帝知道,蘇凱曾經威逼過衛卿童,那麽蘇凱還有活路?

蘇凱早已雙腿戰栗,快要支撐不住。

而虞楚息則擡起頭,他定定望著謝舒的身影,目光帶著一絲復雜之色,卻最終只是平靜地看著。

這時慶帝說完後,便等待著謝舒謝恩,劉公公更是使勁地朝著謝舒使眼色,恨不得替謝舒應下來。

如今天下大興科舉,慶帝這些年來,很少破格錄用什麽人,上一次已是幾年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