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賢內助 (五) 北庭的改變

沈灼因為兒子的關系, 跟京城聯系很緊密,她琴棋書畫都很拿得出手,每次寫信的時候都會給孩子畫上很多漂亮可愛的畫。

孩子都喜歡顏色鮮艷的東西, 沈灼精心給兒子準備的禮物總能得到飛龍的歡心,尤其是她給飛龍準備的一套套顏色鮮艷的大積木, 更是飛龍的心頭寶愛。

他最喜歡的就是讓丫鬟把各種積木搭起來,然後他爬過去推倒, 推完就哈哈直笑。沈清、鎮北王、慕湛也給他準備過玩具,但都沒有沈灼的玩具那麽受寵。

沈清也曾疑惑過,可轉而想到閨女十幾年如一日地長不大,她準備的東西讓小孩子更喜歡也不奇怪。女兒這次來信, 比前幾次更厚, 沈清也不奇怪, 只當女兒多畫了幾張畫卷。

卻不想打開信件,入目就是“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沈清神色微動, 一篇文章有沒有內涵, 行家一看就知道。

這篇文章篇幅不長, 卻將大部分常識都囊括了進去, 沈清幾乎一下就斷定這是一篇蒙書。只是書中有些內容讓沈清有些困惑, 其中有不少段落應該寫的是某些名人軼事,可為何他沒聽過的?

接下來的千字文開篇的大氣更讓沈清眼前一亮,“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他忍不住暗忖小丫頭是從哪裏找來的這兩本蒙書的?

沈清從來沒考慮過這兩篇蒙書是女兒寫的,他閨女腹中有多少墨水他還不清楚嗎?夭夭不笨, 學業根基也紮實,若是女子能科舉,她努力幾年也應該能考中進士。

可也僅限於此了,她不是做學問的料。沈清繼續翻閱著女兒的注釋,末了女兒說這兩篇蒙書是她從夢境中得來的,她夢中去過一個特殊的世界。

那個世界跟這裏差不多,但很多名人姓名不同,這兩篇蒙書是她從那裏得來的,其中不少地方和這裏不一樣,希望他能修改下,她想在北庭掃盲用。

掃盲?沈清眉頭微挑,這丫頭在北庭過得還挺風生水起的,居然都想教人認字了。沈清仔細翻看著兩篇蒙書,看了好一會他輕笑一聲:“這丫頭還挺會給我找事的。”

沈清並不反對掃盲,他是最正統的儒家官員,教化天下是刻在他骨子裏的信念。只是這兩篇蒙書都是經典,一下宣揚出去不好,沈清先選了三字經修改起來。

三字經要比千字文更簡單易懂些,比較適合低齡幼童,千字文再晚幾年推廣吧。沈清提筆給女兒寫信,讓女兒先想好給三字經如何配畫,既然是蒙書就應該圖文並茂。

沈灼也有這個意思,很多的做好的啟蒙讀物都是圖文並茂的,可以提升初學者的興趣。沈灼也不準備培養人才,只要大家空閑之余認識幾個字,起碼不要連一千一萬都不知道。

沈清飽讀詩書,修改一篇蒙學手到擒來,不過花了半個月功夫就改完了,這還是他精益求精的結果,如果只是順勢而為,他早修改完了。

沈灼知道父親替自己把三字經改好了非常高興,將三字經裏修改過的內容都配上圖案,然後讓父親給自己弄一個雕版過來。

活字印刷雖然方便,但是對印刷量大、且需要圖文並茂的書籍來說,還是雕版印刷更方便。慕家武學傳家,不像沈家專門養著刻雕版工。

沈灼為了印刷蒙書方便,幹脆問老爹要了幾個印刷雕版的工匠,萬一雕版用壞了,也有人可以修補。她順便再問老爹要了幾個認字的管事,她要開展義務教育,需要有教認字的人。

沈清看著女兒洋洋灑灑寫了一堆話,通篇就是問自己要人要東西,他對沈城冷哼一聲:“盡會問我要東西,果然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沈城笑著不說話,郎君就是隨口抱怨而已,哪天姑娘要是不問她要東西,他就該難受了。

沈清修改蒙書時,落款寫了女兒名字,一開始沈灼還真沒注意,她讓父親修改三字經時就說了原作者,但沈清想著那個作者都不知道在什麽地方,寫上原名也沒用。

他幹脆將三字經的功勞都歸女兒了,他這麽做也不是沽名釣譽,而是想為女兒揚名。慕家遲早會一飛沖天,慕湛年輕有為,膝下又只有一個嫡子,莫說是以後,現在想巴上來的人就不在少數。

沈清知道女兒性子獨,不喜歡夫婿納妾,他想多給女兒刷點名聲,將來哪怕她獨占夫君,大家率先想到的也不是她善妒,而是她的才華。

沈灼還不知道她爹居然把這種事都考慮到了,她隨手將蒙書分給手下人,讓他們每天帶著軍戶中的孩子讀書認字就不管這事了。

她還有不少事要忙,哪有時間管這種事?她養雞場裏的小雞最近開始大規模死亡,一死就是幾百只,她難受得都快哭了。

慕湛這些天都不許她去養雞場了,他一來是擔心妻子太傷心,二來也是擔心雞得太多是得了雞瘟,萬一夭夭染上什麽不好的病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