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京城動亂(一) 父子見面

江南的風雲變幻在董文的三大下屬推董成上位後結束, 有心人只當董家軍這場變動是因董文被心腹叛變引起的,見董成順利繼承節度使之位後,大家也就沒興趣了。

董成是第二個董文, 還是虎父犬子,就要交給時間驗證了, 但大部分人已經不再將董家視作威脅,而是將其變成一塊可以任意啃咬的肥肉。

董成也清楚不僅是外人將董家視作肥肉, 就是董家軍內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從自己分肉,因此他一當上揚州節度使,就開了糧倉,將董文辛苦積累了數年的糧食全部交給慕湛。

也虧得從江南到北庭, 大部分都是水路, 不然這麽多糧食, 還真運不過去。慕三知道江南富庶,但之前也沒有一個直觀的概念, 在他看到董家源源不斷地往船上搬運糧食時,他眼睛都直了。

“這麽多糧食……”他雙目發光, 看著董成的目光非常溫柔慈愛, 這可是家裏的財神爺啊!

董成對慕湛道:“這是今年新收的糧食, 家裏還有往年的陳糧, 世叔可要?”董成擔任揚州節度使後便改口稱呼慕湛為世叔。

按說董文應該是跟鎮北王平輩論交的, 只是董成為了巴結慕湛,主動將他嗣父的輩分降了一輩。慕湛微微一笑,欣然接受董成的示好:“多謝董節度使,日後節度使有什麽麻煩,盡可來慕家。”

“世叔不用如此客氣,明年收了新糧之後, 我繼續讓人送來。”董成是打定主意日後都靠慕王府了,慕王府家大業大,鎮北王和世子也心胸開闊,拿了自己糧食,還會分口肉湯給自己喝。換了別人,恐怕連根殘骨都不會留。

鎮北王在北庭接到兒子的來信,聽說他們從董家要了足夠的糧食,不由喜上眉梢,他就知道兒子有本事解決糧食。他看著兒子送來的另外一封密封好的信,他笑著搖頭,讓人將那疊厚厚的信給世子夫人送去。

沈灼正在花園裏散步,她第一胎懷得輕松,第二胎她心情更放松了,且這孩子跟飛龍一樣貼心,除了懷孕初期讓她情緒波動有點大以外,別的時候都很安分。

因慕湛離去前跟沈灼笑言說這胎可能是個閨女,大家跟沈灼說話時也總說這小姑娘,可沈灼卻覺得這孩子應該是兒子,因為懷他時的反應跟飛龍沒什麽不同。不都說男孩女孩懷相不同嗎?

還是男孩好,還能跟他大哥分擔下聯姻壓力,沈灼想到父親寫信來說,已經在替飛龍找未婚妻,甚至還圈定了好幾家人選後,就暗暗可憐兒子,這麽小就要承擔這麽沉重的事。

因肚子裏孩子乖巧,沈灼懷相很好,也不存在孕期休養,表哥走後,她幾乎全身心撲在了工作上。鎮北王讓人送信過來時,沈灼正在跟幾個掃盲班的先生討論如何傳授算經。

這時已經有九九乘法表了,先生們自己都不是算學大家,自然也沒指望把下面孩子教成大家,他們是想讓孩子們直接背口訣表,讓孩子們會算就行了。

而沈灼的方法更簡單粗暴,她把珠心算交給這些先生,讓他們教孩子們珠心算,不用教得太深奧,只要孩子們熟練算出一千以內加減乘除即可,她現在急需大量計算人才。

先生們看到珠心算,頓時驚為天人,不管是不是要傳授學生,他們自己先琢磨開了。

沈灼任他們琢磨,她也不怕誤人子弟,雖說現代有很多觀念說,珠心算對學數學沒有任何好處,只會教壞孩子,可那是針對現代孩子而言。

現代有計算機可以承擔大量的計算工作,孩子是沒必要學習這種枯燥算法,破壞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但古代還是需要大量計算人才的。

她也不認為珠心算會破壞一個人的數學天賦,數學本來就是一門講究絕對天賦的學科。真正的數學天才即便學了珠心算,也不會埋沒他的數學天賦。

沈灼對幾個先生說:“你們傳授算經時多關心下學生,如果發現有人算經學得又好又快就告訴我,只要他們真學得好,我會給你們發獎勵。”

先生點頭說:“世子夫人放心,我們會注意的。”孩子聰不聰明,先生心裏都有數,北庭那麽多軍戶弟子,以前只是讓他們胡亂玩耍,也不知他們天賦如何。

現在有人正經教導了,孩子聰明不聰明,基本學上半年就能看出來了。他們也替王府發現了不少人才,現在很多人都被直接派遣到軍中了。

他們作為先生,想到培養那麽多有能力的人,心裏還是十分自豪的,“王爺不愧是天命所歸,所以才能讓我們北庭如此人傑地靈。”一下湧現了那麽多人才。

沈灼笑而不語,縱觀歷史,古代皇帝身邊的開國功臣基本都跟皇帝是一個地方的,這說明什麽?說明那些皇帝是紫微帝星,他們誕生同時輔星也誕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