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2章 在即(第2/2頁)

待到將這些都完成了,看窗外天色已然昏暗。

雷遠起身伸個懶腰,回內院去。

這時趙襄正在為雷遠收拾行囊。她和雷遠成婚一年多,已經兩次送丈夫出征,但她是武人的女兒,見慣了出征送別,並不似尋常小兒女那般作灑淚姿態。

見雷遠回來,趙襄令婢女端來夜食。

雷遠每天都要去軍營,與將士們共同訓練,因而飯量一直很好。趙襄為他準備的夜食也很豐盛,主食是雕胡飯,配著烤魚和鹽菜,還有個醬過的雞子。雷遠嘗過趙襄作的烤魚以後大加贊賞,最近連著吃了好幾頓,只覺百吃不厭。

趙襄與雷遠對坐著,笑著看他狼吞虎咽。

雷遠問道:“夫人不嘗嘗麽?”

趙襄搖頭道:“這幾日沒什麽胃口。”

雷遠止箸不食,看看趙襄的面色:“怕不是前幾日吹風,受了寒?早些歇息,可不要強撐。”

兩人說了些閑話,趙襄覺得倦了,便去歇息。

雷遠面臨出征,實無睡意。按說此番出征,屬於孫劉兩家政治宣示的動作,政治意義遠高於軍事意義,江東自有強兵猛將,也輪不著他去爭功。但他是愛操心的性子,自家心裏打了無數的腹稿,仿佛成了江東統帥,將要揮師北伐。

他在床邊坐了會兒,覺得趙襄的鼻息漸漸平緩,於是替她掩緊被子,自己輕輕地起來,在門邊的案幾旁落座。

案幾上鋪了一副輿圖,有點舊,因為前年渡江時受了潮氣,有幾處筆跡洇開了,看不大清楚。尤其是圖上六安至番山,到小霍山,再到天柱山的路線,有幾個重重的墨點,還有黑色的實線虛線標識。還有一處被筆杆子戳了個洞,這會兒顯得特別礙眼。其它幾處倒是不受影響,宛城、舒縣、居巢、合肥等周邊重鎮,依舊清楚明白。

雷遠略微挑亮些燈火,看著這些熟悉的地名,慢慢回憶當年的情形。

過了許久,他放下燈盞回頭,發現趙襄不知何時醒了,她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自己,卻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