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3頁)

“律法規定的,可不止是禁止打架鬥毆。”趙維楨解釋:“上至宗族祭祀,下至流民收容,可謂方方面面都有明文規定。”

“對平民要求嚴苛了,他們就不敢犯事,只能老老實實種地,為國家提供糧食。

“而賞罰賞罰,有罰,也有賞。賞在戰場上,誰取得了軍功,誰就能封爵,這也明文寫在秦律上。

“一面糧食有保證,一面打仗有奔頭,秦人的衣食住行、理念觀點,乃至家庭情況都為秦律所規定。你說,這樣的國家,有誰敢犯事,有誰敢搗亂,又有誰敢拖後腿?它怎能不強大起來呢?”

說完,趙維楨往房間四周一瞥,瞥見屋子角落裏隨意擱置的玩具。

她把木頭雕刻的戰車玩具拿了起來,送到嬴政面前。

“這戰車呀,就是秦國。”

趙維楨一邊說著,一邊又拿起一個木雕小心,放進車裏。

“坐在上面的呢,就是秦王,以及秦王宗室。”她稍稍一動小車,車子就往前走起來:“在下面的呢,是秦國的貴族、官吏,以及平民。大家用盡全身的力氣,在拼了命的推這輛戰車前行。”

嬴政盯著自己的木頭戰車,歪了歪頭。

“那要是人推不動了該怎麽辦?”他突然開口。

此話落地,嬴政愕然發現,室內一片沉靜。

他說錯話了麽?

男孩茫然地看了看面色緊張的蒙毅,又看向趙維楨。

好在維楨夫人依舊是笑眯眯的模樣。

“現在大家這不是推的好好的。”她說。

但在未來就不一定了。

秦至二世而亡,除卻因為胡亥是個棒槌外,更是因為老百姓沒力氣繼續推秦國這輛戰車。

趙維楨可以說既驚訝,又欣慰。

年僅四歲的小嬴政能考慮到車有推不動的時候,那未來的秦始皇呢?

“我倒更想知道。”趙維楨趁機說:“戰車戰車,有戰場,才有目標。若是今後六國都為秦打敗,那戰車也算是到終點。那之後,推車的人,又該去做什麽?”

嬴政久久不語。

小男孩垂著頭,卻不是沮喪,而是陷入深深思索之中。

趙維楨也不著急,她耐心等嬴政考慮。

“我不知道。”

最終嬴政還是道出了趙維楨意料中的回應:“可是如蒙毅與夫人所言,眼下的秦律卻是很有用。”

“如何有用?”

“在鹹陽不會有郭開這樣的人造次。”嬴政認真點頭:“那一定是很好的地方。”

看來郭開這個例子舉的非常恰當,趙維楨忍俊不禁,讓嬴政一下子理解了秦法的優點。

“至於維楨夫人的問題。”

嬴政又道:“我不懂,我要更了解之後才能去想。”

趙維楨也沒指望嬴政能給出答案。

“那政公子想出來後,要告訴我。”

“好。”

未曾料到,她隨口一說,竟然換來了嬴政嚴肅的表情。

四歲的男孩,鄭重其事地再次伸出右手小拇指:“我們拉鉤。”

趙維楨:“……”

她微微瞪大眼,看向面前的嬴政。

見趙維楨不伸手,嬴政微微蹙眉,似是覺得她不相信自己,又把小拇指往前遞了遞。

“拉鉤。”小嬴政允諾道:“我定會給夫人一個答案。”

趙維楨深深吸了口氣。

她闔了闔眼,而後重新揚起笑容,伸出右手:“那好,咱們拉鉤!”

…………

……

回到馬車,趙維楨幾乎是坐下的一瞬間就癱在軟墊旁。

車外的魏興不禁打趣道:“夫人這是怎麽了,質子府的天塌了不成?”

趙維楨喃喃:“天塌了都沒這麽可怕。”

魏興:“啥?”

未來的秦始皇答應她,會考慮統一六國後秦法的弊端。

天啊。

哪怕僅僅是這個想法在她腦子裏過了一遍,趙維楨都覺得手腳發涼。

自己這算是改變歷史走向了嗎?

雖然歷史走向可能在馬具圖紙寄出去的那一瞬間就發生了變化,但是……

這也就是在邯鄲,在嬴政只有四歲的時候吧!若是在秦國,或者小嬴政年紀大一點,她可能會死的很慘。

趙維楨仔細回想一下剛才的場景,後知後覺的起了一身冷汗。

她爬起來,在車輿做好,隨手就拿起旁邊的帛書想擦一擦額頭的冷——

等等。

帛書?

趙維楨翻開帛書,上面的字跡一瞧就出自呂不韋。

呂不韋的書信……哦!

蒙毅到來的時候,確實捎帶了一封呂不韋的信。當時趙維楨覺得該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了,就沒在意。

她可不記得帛書丟在了馬車上,一準是魏興幹的。

趙維楨終於得空,看了一眼呂不韋的家信。

果然如她所料,呂不韋洋洋灑灑一大通,還是那些酸了吧唧的抒情句式。趙維楨一目十行看到最後,才看到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