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零五十(第2/3頁)

“君上可知,近日秦央到我府上拜訪了孟隗?”

“秦央?”

陽泉君立刻明白了呂不韋的意思。

這可是墨家钜子,鹹陽工匠的領頭人!而孟隗夫人,正是因為那兩張設計精巧的圖紙而在秦國贏得了名聲。

“按照孟隗的意思,她已將新的圖紙交予钜子。”呂不韋說:“做的是什麽叫‘齒輪’的物事,若是能成,可做出不少用水力驅動的工具。”

陽泉君:“水力驅動,那豈不是……”

呂不韋:“以水力灌溉農田、冶金煉金,以及加工糧食,不在話下。”

陽泉君一愣,而後面露喜色。

雖則陽泉君不理解其中原理,但他也能想明白,若是以水力代替活人、牲畜去做這些事情,那可是大大的省力氣!

省下力氣,就能騰出人手,那就會有更多的人去做更多的事情。

怎麽想都是天大的好事。

“這可又是大功一樁啊!”陽泉君說:“農耕、煉金,都是秦王無比重視的事情,不韋先生,可借此進一步換來威望與獎賞。”

然而呂不韋卻是遺憾地搖了搖頭。

“非為不韋所做,不韋不敢邀功。”他說。

一句話,卻足以陽泉君聽懂呂不韋的潛台詞

他不敢邀功,功勞是誰的?是孟隗夫人的。

這話對陽泉君說……

“我聽聞。”陽泉君迂回出言:“孟隗夫人早有別的打算,不會……”

呂不韋又是低語:“正因如此,不韋心中苦惱,才特地與君上訴說,也就只有君上能幫不韋了!”

言下之意即是:既然是你陽泉君說要順著趙維楨,她要什麽,就給什麽。

那現在趙維楨要的是秦廷上的一席之地,我不得不給,私房話我都同你說了,你不得幫幫忙?

陽泉君頓時有些猶豫。

孟隗夫人此人,留在鹹陽,對華陽夫人,對公子子楚,對自己,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她來秦的原因只有一個:她是呂不韋的老婆。

要是如呂不韋擔憂那般,他拿捏不住自家婆娘怎麽辦?

可不能讓孟隗夫人就這麽走了!

陽泉君心中一緊。

如果孟隗與呂不韋和離改嫁、離開鹹陽,先不提對秦國有什麽損失,華陽夫人肯定要責怪下來的——呂不韋話都告訴陽泉君了,他卻什麽都沒做,可不是他的問題?

不行,只靠呂不韋這小子,不靠譜。

陽泉君的腦子瘋狂轉動起來:能讓一個人留在秦國的理由是什麽?

自然是名利。

只是孟隗夫人付出這麽多,卻沒得到相應的名利。這在鹹陽人盡皆知。

如今她想為臣……

這忙得幫。陽泉君迅速算完其中利弊:哪怕是他出力了,沒成,事後親姐怪罪下來,也不是他的問題。

“不韋在家輾轉反側,倒是想出了一個法子。”

呂不韋仔細觀察,見陽泉君神色松動,趁熱打鐵:“孟隗與墨家钜子鉆研那新事物,是個絕佳的好機會。待出了成果,可請太子趁機上書,提議孟隗為臣。”

“太子?那可不是——”

“君上別急。”

呂不韋略一擡手,繼續說了下去:“請太子上書,目的其實不在於討要官職。只是孟隗有功,賞卻不夠,此乃事實。如果太子上書陳情,則是在秦廷上點明了這個不能道破的情況。屆時縱然孟隗不能入朝為臣,王上也不得不再做出些表示。”

說到最後,呂不韋總結道:“如此,就像是做買賣,我原本打算向君上索要三塊飴糖,偏偏嘴上說要五塊。君上討價還價一番,只送我三塊,我達成了目的,君上還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呢。”

陽泉君仔細一想,是這個理。

現在的情況是,壓根就沒人敢提這件事。

秦王不表態,臣子也不會冒這個風險。

沒人比安國君更適合開口了——太子不為秦著想,還能有誰為秦著想?

如此可彰顯此事態度公正,非夾帶私心。

至於給不給,那是秦王的問題。但陽泉君覺得,就如呂不韋所言,哪怕討不得五塊糖,給個三塊兩塊,也是不在話下。

這樣一來,孟隗夫人留在鹹陽的理由,也就不止是輕飄飄一個呂不韋那麽簡單。

陽泉君越想越合適。

他連連點頭:“容我回頭與家姐訴說一番。”

呂不韋連連道謝,面上不露,心底卻是松了口氣。

他今日到訪,為的就是這件事。

秦王具體怎麽想,他不是很清楚。但呂不韋卻看出一件事:秦王並沒有把趙維楨視作楚人的幫手。

進一步說,沒有勢力糾葛,秦王或許也不介意提拔趙維楨。只是礙於維楨為女子,他可能有所意動,但決計不能輕易付諸行為。

那呂不韋不介意幫秦王一把。

先試一試,也算是探探秦王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