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七十一(第3/4頁)

“夫人講過。”嬴政回答:“惠施為相時,聽說城中謠言,說是莊子要來取代他宰相的位置。於是派人在城中搜索了三天三夜,莊周知曉後,嘲諷惠施乃‘鴟得腐鼠’。”

“當時人都說,是惠子不如莊子,把自己身邊的財權等俗物視作珍寶,覺得莊周這樣的大家也會稀罕。”趙維楨接著說下去:“可是我卻覺得,對於一名國君來說,惠子是要比莊子更值得信任的。”

嬴政陷入思索:“因為他有野心?”

趙維楨:“沒錯。”

“有野心,就有所求。”趙維楨說:“身為國君,就可以把對方想要的東西掛在前面,驅使他為自己做事。這中原各國,遊策之士,數不勝數,哪個不是有自己的野心抱負?為錢也好,也名也罷,哪怕僅僅是為了施展抱負,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是有目的在的。若非如此,昔年孝公的求賢令,為何會招募如此之多的能人賢臣來到秦國呢?”

嬴政的思路卻是不禁往另外一個方向跑去:“莊周也是位大才。”

看出來你是一個也不打算放過了!

趙維楨笑道:“確實如此。不過,若是莊子還在世,太子打算給莊子個什麽職位?”

嬴政:“……”

向來自己有主意的小嬴政難得卡殼了!

正因為想不出,嬴政才深刻地理解了趙維楨的意思。

“莊子確無所求。”他心領神會:“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要給他什麽。夫人所言的有用、能用,就是這個意思。”

“是。”

趙維楨做出肯定:“莊子於國君有用麽?他如此才能,自然是有用的。但卻卡在了能用這一環節上。”

“那又何謂敢用?”

“那就是看國君怎麽考量了。”趙維楨說:“有的國君,或礙於臣子的名聲,或覺得對方太過有能力,自己駕馭不住,就此失去信任、君臣離心。”

嬴政頓時了然。

雖然趙維楨是頭一次講述馭臣之道,但師生二人相處這麽久,他立刻摸透了趙維楨的意圖。

諸子百家,爭吵數百年,在趙維楨眼中全然是在做無用功。她主張誰有用用誰,誰說得在理就是對。

看來在選擇臣子方面,夫人的看法仍是一樣的。

“夫人是覺得,只要有用、能用,就得敢用。”嬴政道。

“太子懂我。”

趙維楨笑眯眯地接道:“為國君,若總是忌憚臣子,怕臣子風頭蓋過自己,因而手底下聚攏一群只會追捧國君的庸才,那這國必然不能強大起來。”

嬴政沒接話。

他認真思考起來趙維楨言語之中的內容,而後自行延伸下去:“歷代先王用人,甚至都不在乎臣子的名聲。”

那可不是嗎,不然秦國虎狼之國,秦臣各個不講禮義的負面形象從哪兒來的。

張儀欺楚被罵了幾千年,範雎睚眥必報亦是作為俗語流傳下去,更別提像呂不韋這般商人起家,而後坐到相國的位置上了。

也就秦國這麽做,也就秦國強大了起來。

“耿耿於懷的小人,也要比坦蕩蕩的君子更好控制。”趙維楨的語氣逐漸變得凝重:“他們更為好用。”

“對夫人來說,萬事有用為上。”嬴政出言。

“這戰國亂世,就是你打我、我打你。”趙維楨認真回應:“那自然是身邊有什麽家夥事就拿什麽,你死我亡的局面,還要顧及手中的武器出身、目的不成?”

說到這裏,也差不多了。

於是趙維楨又把話題引回蕩雋身上:“我敢給蕩雋一個機會,是自信於我能控制住她。而且投資她,為我也能帶來利益。”

嬴政:“如此,農家頭領的繼承人,是你選的。”

未來的農家,也會心甘情願為趙維楨驅使,很簡單的道理。即使蕩雋沒那個能耐,也算是趙維楨送了蕩威一個女兒,這個人情他不得不領。

趙維楨:“我的理由,能說服太子麽?”

嬴政滿意地做出認可:“用人不疑,我大概明白了。”

至於之後具體運用、如何實踐,小嬴政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呢。

二人言談點到即止,也是到了準備上課的時間。

其他的學童,也跟著趙姬和子嬴陸陸續續來到學堂。

趙姬一手拎著書簡,一手拎著籃子。見趙維楨,眼前一亮。

“夫人。”

她笑吟吟地把籃子遞給趙維楨:“這幾個小崽子,之前不是總是上課上到一半喊餓麽?我便學了你之前給的方子,做了些羊油酥餅。是宮中老廚做的,定然安全。”

“好。”

鹹陽宮內的吃食自然是安全的,趙維楨欣然應允:“讓我嘗——”

話說一半,她掀開籃子上的布,撲面而來的膻腥直襲肺部,險些被讓趙維楨撅過去。

她只覺得胃部一陣翻湧。

趙維楨把籃子塞回給趙姬,轉身不住幹嘔:“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