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七十六(第2/2頁)

直至隨著維楨夫人來到鹹陽,直至發現夫君在秦國頗有威望,直至他成為了太子,又迅速成為了國君,趙姬才遲鈍地意識到:這些事情,不僅會發生在她身邊,甚至是她的一舉一動,也許會左右事態的發展。

夫君從來不嫌她遲鈍的,一如維楨夫人。他耐心地對她說,若有不懂,可直接問他,即使他沒空,也可以去問子嬴姑娘。

可沒等趙姬真正開悟,夫君就……

趙姬越是細想,就越難過。

她只覺得好像是天空裂開了一道巨大的鴻溝,盡管往日也有類似的情況,可最終它都會愈合的。

但趙姬清楚,這一次不會了。

她也想不明白為什麽,只是出於本能,趙姬清晰地意識到:若是夫君一死,從今往後,不會有任何人再提供給她堅實的依靠。

趙姬一雙明眸飽含淚水,她擡起濃密的睫毛,觸及到的卻仍然是趙維楨平靜且沉重的面孔。

在邯鄲的時候,趙姬很怕趙維楨,尤其是怕這幅表情。

僅僅是因為她與趙姬認知裏的“女子”不一樣。

她會用這樣的表情告訴她,夫君另娶不是不愛她,旁人刁難也不是因為仇恨。她用這幅平靜的面孔顛覆了許多趙姬賴以生存的認知,說出口的全然是男子一般的話語。

趙姬很久之後才明白,她屢次在維楨夫人面前失控,不是因為憤怒,不是因為厭惡,完全是出於“害怕”。

現在她不怕了。

她擦去淚水,心底翻湧上來的竟然是羨慕。

羨慕維楨夫人可以在如此緊要關頭保持沉著冷靜,可以把所有的情緒盡數壓在心底,去做別人的依靠與保護傘。

“我曉得的。”趙姬再次重復了一遍,不是對趙維楨,而是對自己強調:“如果有事情,全聽夫人與不韋先生吩咐。”

“我已派蒙毅離開鹹陽宮,去通知蒙武將軍。”嬴政補充:“上半夜的時候,羋夫人的女官就找借口出宮去了。”

蒙武就是蒙恬、蒙毅的父親。

幸好蒙驁將軍臨行前,只帶走了蒙恬,把自己的親兒子留了下來。

趙維楨飛快地盤算時間:雖說是派魏盛出城通知王翦,但真出了情況,等王翦帶兵回來是來不及的。

蒙武留在鹹陽,能調動的兵力不多,能拖一點時間。

不過——

趙維楨挑了挑眉:“羋夫人的女官?”

在華陽太後有所動靜之前,趙維楨從來沒說出過心中的假設。

嬴政是趙維楨一手教出來的,他的母族勢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可謂是天生不會依附於任何一方勢力。

正因如此,先昭王寵愛他、秦王子楚重視他,朝中官員對他少年天才的名聲亦是毫不掩飾地贊賞有加。

如果趙維楨站在華陽太後的位置上,她會在這個關頭把嬴政換下去。

這是最好的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如果不成,待日後嬴政上位,他勢必會比即位之後才突然強硬起來的秦王子楚棘手百倍。

趙維楨沒說,是因為她總不可能直言秦王子楚馬上就會死。

她更不想讓嬴政對眼下張口閉口就是阿兄,非得要跟在阿兄身後的小成蟜心生嫌隙。

沒想到的是,即使她不說,嬴政也意識到了。

少年嬴政的面孔中依然沒什麽表情。他一雙鳳眼裏閃爍著的只有了然:“成蟜只有七歲,他還不懂這些。只是權力之爭,即便他不懂,也定會被架起來。”

趙維楨懸著的心又放了下去。

如何可以,趙維楨還是不願看到兄弟鬩於墻的戲碼。

嬴政心有明鏡,她就不白白擔憂了。

“如此,那就——”

“太傅、王後,太子。”

趙維楨話說一半,寢殿沉重的大門開了一條縫隙,一名神情疲憊的侍人走了出來:“王上請諸位進殿交談。”

這就是有話要對她與嬴政說了。

見侍人面露倦色,顯然是好幾天不曾闔眼,趙維楨想了想,問道:“宮中侍人,沒有輪班麽?”

侍人一驚,而後誠實回答道:“回太傅,自然是安排輪值,只是王上病重,臣實在是無心休息。”

趙姬接嘴:“他是夏太後送來照顧王上的侍人。”

夏太後是秦王子楚的生母,所以面前的侍人是自己人。

“勞煩你出宮一趟,”於是趙維楨叮囑道,“到宮門前放風,若有意外,立刻回來稟告。”

“是。”

侍人領了命令,拔腿就往宮門跑。

趙維楨則看向嬴政和趙姬:“進去吧。”

一行人走進寢殿,還沒行至床前,與趙維楨完全相反的死氣沉沉模樣完全相反,一陣爽朗的笑聲爆發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