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八十一(第2/3頁)

雖然早在邯鄲時,趙維楨就同嬴政、同趙姬講述清楚了其中關鍵,當時還是個小豆丁的嬴政早早地就理解接受了這一方式。而且,趙維楨也想不出向來內斂、冷銳的少年嬴政,會對哪個女孩子愛到要死要活。

“剛平定了華陽太後的麻煩。”趙維楨又說:“再迎一名姓羋的妃子,我唯恐重蹈覆轍。”

特別是趙維楨知道歷史。

在秦末漢楚,胡亥即位後,陳勝吳廣舉兵起事,就是打出了公子扶蘇與項燕的旗號。由此可推斷出,公子扶蘇的母親,有一定可能是名楚女。

而若是秦楚繼續聯姻,楚國的公主生下長子,縱然他不是公子扶蘇,也會擁有來此楚國的母族。

立他為太子,也許會再次養出一批太後黨。

不立他為太子,那便是廢長立幼,到時候也可能出問題。

趙維楨越想越覺得頭疼。

“維楨。”

呂不韋溫言開口,打斷了趙維楨的思路:“你想遠了。”

她猛然回神,對上呂不韋清朗視線。

“國君年少,就算現在定親,那楚國的公主要嫁過來,至少也是三年之後。”呂不韋的聲線很是溫柔:“更何況如今的秦廷,已經沒有太後一黨的威脅,王上身邊有你我在呢。”

也是。

仔細一想,歷史已經變動很多很多了。

未來的昌平君,如今身在楚國爭奪繼承人的位置。未來左右朝堂的華陽太後,亦是相當於被“流放”至了櫟陽。

歷史上記載要造親哥哥反的嬴成蟜,如今還是一口一個阿兄,跟在少年嬴政身後,把阿兄當英雄憧憬呢。

僅從眼下看,楚國的母族不在,趙維楨完全是在擔憂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知曉未來是一回事,但也不能讓歷史束縛思路。

“是我多慮了。”

趙維楨心中微凜,幸好有呂不韋出言提醒,不然她肯定會走進死胡同的。

不過嘛……

“既是國君的婚事,你該和王上商議,而且……呃。”趙維楨想了想:“這事得麻煩趙姬。”

秦王政今年才十二歲,就算他再有主意、呂不韋和趙維楨再怎麽掌握實權,那定親的事情,還是得親媽來。

這方面,趙姬天生擁有話語權。

“你與王上商討之後,確認出使,再與楚國使臣交談。”趙維楨吩咐道:“初篩過後,再讓太後過目……”

“怎麽?”呂不韋見趙維楨神情復雜,不由得問。

“你說得對。”趙維楨不忍直視:“這也年紀太小了。”

少年國君,今年才十二歲啊!

放到二十一世紀,他也就剛剛小學畢業。要是讓爹媽知道十二歲就談了戀愛,估計嬴子楚要抄起拖鞋追著嬴政打。

十二歲,連聲音都沒變呢,就算古人講究早早定親,趙維楨還是有些微妙。

感覺昨天他還是個沒齊腰的小豆丁,趙維楨在心中嘀咕,今天就在著手為他找老婆。

何況為秦王說媒,肯定是找年齡相仿的女孩子。

古代的女子十五歲及笄,而後就可以結婚。趙維楨的原身也是在十五歲就遠嫁去了齊國,大抵也是因為太年幼了,原身與田英感情深厚,卻一整年都沒有懷孕的跡象。

其實趙維楨覺得這是幸運。

她甚至都慶幸於呂不韋從邯鄲帶人跑路——她可不想當少女媽媽。

分別多年,也算是讓趙維楨拖到了二十多歲。

年輕女孩子生育的風險太大了,趙維楨知道自己不該對政治婚姻有什麽期待,但同為女性,她不免會共情。

“我去同太後說一聲,看看年紀大一些的。”趙維楨低語:“最好是現在就快及笄,即使三年後反悔,也是他們楚人的問題。”

“如此也好。”呂不韋點頭。

只要穩住這幾年,聯姻不聯姻其實也不重要。

說不定三年後,秦國就已經把楚國並入自己的版圖中了呢。

待二人討論完正事,剛剛遠去沒多久的哭聲,又著急忙慌地靠近過來。

侍人很是無奈地把女兒又抱給趙維楨:“德音非要見阿母。”

別人懷裏的德音,擠著一張小臉,白皙圓潤的臉蛋哭得通紅。她一見趙維楨,就伸出手,嘴裏還念叨著不清晰的“mama”發音。

至於文茵,則在一邊由乳母抱著,依舊嘎嘎傻樂。

趙維楨又無奈又好笑,擡手抱過德音。

果不其然,趙維楨一抱穩德音,她立刻就停下了哭泣。上一秒還嚎啕不止,下一秒完全收聲,變臉比翻書都快。

“你這丫頭。”

趙維楨輕輕點了點德音的小鼻頭:“倔得很。”

說完她又看向傻樂的文茵:“那個則是虎頭虎腦。”

呂不韋:“文茵更像維楨。”

趙維楨立刻瞪向他:“你是說我虎了?”

呂不韋只笑不語,他走上前,朝著德音伸手:“來,別累到你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