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九十五(第2/3頁)

她是肯定能想開的,大概還想得太開。

趙維楨掛念著讓趙姬有事可做,就是為了讓她忙起來。

如今看起來她忙的熱熱鬧鬧,還挺上心,趙維楨也就放心了。

——這樣的話,也就沒嫪毐什麽事了,對吧?

“那王上覺得這書冊如何?”趙維楨問。

嬴政聞言側了側頭。

他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垂下去,看向手中的書冊。

白紙黑衣,少年人瘦削卻挺拔。如此看來,十四歲的國君,也是名翩翩青年了。

“這紙書,原料眾多、重量輕便。”嬴政說:“較之竹簡好攜帶,較之帛書更低廉,制作工藝也不復雜。這幾本《千字文》,只是個開端,改日各家學說、秦法秦律,都可印刷成冊,連尋常人家也買得起。”

“是。”趙維楨贊揚地點了點頭。

“只是官家可印書,私家也可。”嬴政一針見血:“若是有人借以作亂,也很容易。秦律不得黔首有二心,可這紙張,很容易醞釀二心。”

怎麽說呢?不愧是嬴政。

古往今來,但凡是歷史動蕩的時期,起到思想變革、文化傳播的,永遠都是文人手中的小冊子。

紙這樣東西,承載著太多文明意義了。

嬴政生來就是名王者,他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不利因素。

但——

“對王上來說,紙冊也有好處。”趙維楨信誓旦旦道。

“嗯。”

嬴政沉思片刻,認同道:“印刷的書冊價格很低,寒門學生也能買得起。一年兩年看不出好處,可十年二十年,未來能為秦國做事的人會變得更多。”

買得起,就有更多的書讀,平民實現階級跨越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未來就有打破貴族階級對文化知識壟斷的可能。

當然了,趙維楨知道,這是個長線作戰的過程。

如嬴政所言,就算起效,也得是今後。

而且,也不可能僅靠紙張來推動。

“要一步一步來。”趙維楨說。

“夫人昔日言及集()權之道。”嬴政思索著出言:“這書冊,便是打算從人的想法入手。”

趙維楨揚起燦爛笑容。

“王上向來一點就通。”趙維楨贊揚道。

嬴政迅速扯了扯嘴角,而後他開口:“夫人既是叫工坊印了《千字文》,可是準備重開學堂?”

趙維楨:“確實有這個想法。”

嬴政:“如此也好,德音與文茵也該開蒙了。”

趙維楨:“……”

嬴政:“怎麽?”

趙維楨盯著嬴政的面孔看了半晌,而後似是感慨道:“王上這番話,好像是默許我會親自教導德音和文茵,卻沒考慮過她們兩個是姑娘呢。”

縱然是在先秦,男女開蒙也是不同學的。

三四歲還好,到了七八歲,就不會在同個學堂授課。

但德音和文茵注定是個例外。

趙維楨是先昭王欽點可辦私學的人,又是當今國君的老師,她若是重開學堂,不知道有多少貴族公卿想把自己的繼承人送到她面前。

與此同時,趙維楨也不會隨便找個女官去教德音與文茵。

她的女兒,她的繼承人,她當然要親自教導!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趙維楨再次辦學,想要讓她收徒的人就得掂量掂量願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和兩位姑娘做同學。

——而且,既然都有兩位姑娘了,趙維楨再多收幾個有天資的女孩,也不為過吧?

她早就有這個想法,也大抵預料到會遭一些老頑固反對。

但對於嬴政來說……

少年國君不過一哂,甚至都懶得就此多費口舌。

“夫人恐怕並不僅是將書冊用以學堂。”

比起討論老頑固們怎麽想,嬴政選擇直奔正題。他掂了掂手中的《千字文》:“夫人的學堂總不會提供不起書簡。”

趙維楨莞爾:“確實如此,我是想贈與他人。”

嬴政略一思考,立刻跟上了趙維楨的思路:“夫人可願辦官學?”

趙維楨身形猛頓。

“這紙張與印刷術,還是早早用起來為好。”嬴政篤定道:“免得到時候推廣開來,反倒叫有心之人利用。既有紙張,就可有更多的人買得起書冊。如此我秦國辦起官學,去教化庶民,教之以秦律、秦法,總比等著其他諸侯國攻訐秦國好。”

說到最後,嬴政冷哼一聲。

“口口聲聲虎狼之國,無非是因為秦國地處西隅,又為商後人,傳統習俗與中原文化、禮儀不盡相同罷了。”嬴政淡淡道:“既是如此,與其秦國學中原,不如叫中原來學秦國。”

這……

這與趙維楨心中的計劃不謀而合。

可趙維楨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她知道歷史,她明白思想大一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知道著書辦學是最好的思想傳播方式。

但嬴政不是啊!

這年頭,哪裏來的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又哪裏來的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