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三一(第2/3頁)

燕丹因那句“寡人”顫了顫。

“那……要我做什麽?”

“你來幫我,不好麽?”嬴政反問。

“我——幫你?”

燕丹幾乎感到荒謬,他幹笑出聲:“秦王是要我做秦王的走狗麽?”

回應他的是死一般的寂靜。

良久之後,嬴政才慢吞吞地出言:“可是你對燕國沒有任何感情,對那個燕王喜更是如陌路人一般。太子丹,你二度入邯鄲,終生戚戚、懷才不遇。燕國不給你的東西,寡人來給你,寡人為你提供機會,讓你施展抱負,不好麽?”

“不好!”

燕丹猛然挺直脊梁。

他再看向嬴政時,目光就像是在注視著一名陌生人。

“我為燕國太子,我是太子!你,你竟然要我做你的臣子?秦王,你終究是變了,我本……我本希望你能放我回燕國去!”

趙維楨闔了闔眼。

她坐在嬴政的身邊,始終沒有出言。

這樣的場面絲毫不出乎趙維楨的意料。她能阻攔的,但她覺得沒有必要。

燕丹聰明,也糊塗。他聰明在於十幾年前,在邯鄲時,燕丹就認識到趙維楨選擇了嬴政而非自己。

嬴政也知道的,他甚至明白趙維楨選的是他,而非嬴子楚,甚至不是秦國。

因而今日的對話,趙維楨沒有任何資格真正介入其中。

這是昔日友人與友人的對峙。

恐怖的死寂過後,嬴政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若你回燕國之後,又當如何?”嬴政冷冷問:“燕王喜的身體康健得很。”

燕丹一聽這話,眼底又燃起了淡淡希望。

他如同一只探出巢穴的鼴,謹慎端詳嬴政片刻,而後回應:“謝秦王掛念,燕王身體康健,燕國自然也是穩定不變,何況……”

“何況?”

“倘若秦王大人大量,念及昔年交情,”燕丹終於得到機會,拋出一早打好的腹稿,“不扣留燕國的人質,燕國就會覺得秦國大度,感恩於秦王。如此,秦、燕之間,兩國沒有矛盾,便和長久和平相處,豈不是更好?”

“長久和平。”秦王政嗤笑,近乎好笑地重復了一遍燕丹的用詞。

青年國君側了側頭,一雙鳳眼掃過趙維楨。

好巧不巧的是,趙維楨同樣在看著他。

四目相對,嬴政在瞬間便明白了趙維楨的意思。

和往日一樣,維楨夫人永遠看得都那麽清楚——她早就對他提醒過了。

這是嬴政第一次,希望維楨夫人不是對的,希望她也能有看走眼的一天。

燕丹只擔心自己當下的處境,他從未想過身後之事。

嬴政說,他希望燕丹能幫他,卻被燕丹簡單地理解成想要扣留燕丹於鹹陽為質。

既然如此,嬴政倒是有些慶幸燕丹沒有明白他的真正意思。

——他要燕丹留在鹹陽,做他的臣!

他以為燕丹會懂的。

懂他的野心,懂他的宏圖,明白他出兵征伐的目的所在。哪怕,哪怕燕丹不贊同,像公子非、像李牧那般要認定與秦國為敵,嬴政也不會難過——與友人對峙到最後他亦不悔,至少,丹能懂他。

可是燕丹不懂。

怎能不懂?他們是友人啊。

燕丹甚至想不到不遠之後的將來:趙國已滅,秦、燕邊境接壤,接下來,燕國能存多久?

他以為嬴政的征伐到此為止麽?

他根本就沒有想過!

嬴政張了張口,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

說不上此時在他胸腔之中醞釀的究竟是苦澀更多,還是失望更甚。那一雙鳳眸深深看向燕丹許久。

“好。”

最終,秦王政的聲線恢復至朝堂般那樣冷淡無情。

“寡人答應你。”他允諾道:“既是不願留在鹹陽,秦國也不會強求。太子丹既想回家與公族團聚,那就回去吧。寡人會派兵卒、車馬送太子安全歸國。”

“當真?”

太子丹愣了愣,而後圓潤的面孔中煥發精神。

他好似還有些茫然,不明白秦王為何改變了主意,但更多的驚喜掩蓋了困惑。燕丹趕忙起身,朝著嬴政雙手交錯,尊敬行禮。

“丹替燕國,感謝秦王!”他說。

“免禮。”

秦王政頷首:“若無事,煩請太子先回驛館歇息,寡人與夏陽君還有話要說。”

趙維楨擡臂擺了擺手,門外守候的魏興立刻進門,客客氣氣地請太子丹出門離去。

直至走時,燕丹的臉上還掛著笑容。

他的背影消失在食肆內間,裝潢奢侈的室內只剩下了趙維楨與嬴政二人。

嬴政跟著起身,他走下長案前。

“王上。”

趙維楨依舊端坐在原地,輕聲出言。

她的話語就像是釘子般將嬴政釘在原地。

“太子丹不可留。”趙維楨平靜的話語卻比任何威脅與狠話更為恐怖:“他不會甘心做第二個公子非或者春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