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幕後05

幕後05

維楨夫人走後第四年,扶蘇四歲,臣工一紙告狀告到了嬴政跟前。

上書內容總結來就是:你兒子在學堂太淘了,耽誤我兒子學習。他又不是學堂的學生,皇後與太後沒空管忙著上班。原來夏陽君在時還行,現在無法無天了,勞煩我皇管管兒子。

嬴政:“……”

怎麽說呢,丟人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新鮮。

當天晚上嬴政給子羋提了這件事,換來了子羋幽怨的表情。

但她向來善解人意,只是委婉開口:“皇上辛勞,妾多勞心也是應該的。按照過往習俗,妾是不該在外忙碌呢。我定會嚴加管教扶蘇,但也請皇上多關心關心他,不要讓扶蘇與爹成了陌路人呀。”

嬴政:“…………”

他面上沒變化,內心卻險些沒繃住。子羋的控訴,讓嬴政滿腦子只剩下了一個念頭。

——這不就是維楨夫人當年所謂的喪偶式育兒麽!

他竟然做了自己幼時最討厭的人……討厭的那種爹!

不行!

一則愧疚,二則嬴政的事業心立刻燃燒起來:決計不能落下與扶蘇的教育。

於是始皇帝下定決心,嚴肅道:“也是到了開蒙的年紀,我來教扶蘇認字。”

…………

……

但很快,嬴政就意識到自己想得太好了。

堂堂始皇帝,橫掃六國、建立一統,一輩子經歷曲折,他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難道給小孩子開蒙還能比打下六國更難嗎?

——沒錯,真的更難。

嬴政吩咐侍人,每日晌午將扶蘇接到章台宮來,一天教他幾句《千字文》,然後扶蘇練大字,他處理政務,兩不耽誤。

但始皇帝忽略了一個事實:不是每個小孩子都和他小時候一樣省心。

哪怕是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

不是扶蘇不夠聰明,而是小豆丁自幼在一群人的圍繞下長大,收獲了很多的愛與關懷,扶蘇的成長環境與嬴政截然不同。

換人話說,就是他黏人。

嬴政幼時受人欺淩,言多必失,所以不愛言語,開口之前必會深慮。

但扶蘇不會。

四歲的男孩對萬事萬物都有好奇心,又想親近父親,自然嘴上嘚吧嘚個不停。

“父皇,為何你要在章台宮處理政務,不在鹹陽宮呀?”

“父皇,這句詩寫得真好,我背給你聽。”

“我寫完這張大字,父皇給我什麽獎勵?”

“父皇,中午咱們吃什麽呀?”

幾天下來,嬴政只覺得自己腦瓜子嗡嗡作響——他都快不認識父皇二字了!

現在,嬴政深切地體會到了為何會有臣工上書一說。

說扶蘇淘氣吧,是挺淘氣的,小豆丁身體好、精神足,那叫一個活蹦亂跳。章台宮的偏殿極其寬敞,他每日能在殿內轉個上百圈,讓嬴政不免想到不出門遛夠就恨不得在家原地轉圈拆家的小黃狗。

但扶蘇淘氣得很聰明——他是在規則內搗亂。

你說他坐不住吧,可是扶蘇一定會老老實實把每天的課業都完成。不僅書背得快、字寫得好,作業也完成的相當漂亮。

用小扶蘇自己的話來說:“認真完成課業,余下的時間就能放心玩了。”時間管理做的相當完美。

你說他話多耽誤事吧,可扶蘇也不會去叨擾嬴政工作。小豆丁極其有眼色,不等嬴政休息的時候是決計不會多說一句話的。

簡單來說就是,煩人,卻抓不住把柄。

無怪乎學堂的先生管不了他。人家沒犯錯,怎麽能隨意出言斥責呢?

叫小扶蘇的十萬個為什麽糾纏半個月後,嬴政選擇認輸。

行,你厲害,青出於藍。

於是在某天扶蘇眼巴巴地湊到嬴政面前,問他天為什麽是藍色的時候,嬴政面無表情擡頭:“朕欲休息,扶蘇有問,日後可請教李相。”

站在一旁的李斯:“……”

工作加班也就算了,還要幫皇上帶孩子,要臉嗎!

“臣惶恐。”李斯不卑不亢行禮:“為公子解惑,通古大幸。只是……皇上,那官職更改一事是否要因此……先放到教育公子之後?”

翻譯過來就是:忙不過來,我是給你帶兒子還是寫改制方案?

嬴政完美地接收信息:“新鄭舊貴,多有歸順之意。可將公子非提拔上來,替你分擔。”

李斯當即長舒口氣:“謝我皇!”

之後嬴政心安理得地把十萬個為什麽丟給李斯。

如此再帶孩子,就輕松了很多。

他來教扶蘇認字,李斯負責檢查作業,以及應付小扶蘇的嘮叨。嬴政本以為這就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直至某日過節,嬴政偶爾撞見小扶蘇與其他公室之後湊在一起玩。

幾個小豆丁圍成一個圈,嘰嘰喳喳。

他們邊玩七巧板,邊你來我往。孩子的話題總是天馬行空,從未來理想聊到河邊螞蚱,再毫無邏輯性地轉到自己最崇拜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