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相異(第2/3頁)

建世?這不是梁漢劉永年號麽?

眾人面面相覷,終於明白劉秀在等什麽了。

劉秀揭露了謎底:“赤眉徐宣部見東南不可入,向北殺入魯郡,攻克曲阜城,劉永失去了最後一座城池,為余偏師所救,不日亦將會於沛縣泗水亭!”

……

新末亂世,赤眉軍舉事的地方離曲阜很近,但奇跡的是,魯郡一直得以保全,這多半是魯郡太守雲敞守備有方的功勞,但孔家卻說,這是孔子在庇佑地方呢!

劉永信了這番話,遂將曲阜當成了最後的基地,維持他那笑話般的“皇帝”頭銜。

然而孔老夫子,也未能保佑劉永國祚綿長,就在前幾天,隨著赤眉殘部為逃脫魏軍追擊,自西、南湧入魯郡,劉永派兵抵抗。本以為面對饑腸轆轆,已經喪失戰鬥力的赤眉,能夠輕松取勝雪恥,豈料依然兵敗如山倒,赤眉很快就兵臨城下。

打不過魏軍,還打不過你?

劉永倉皇出奔,本想去北方投奔齊王張步,卻在半道被劉秀派出的軍隊截胡,帶往徐州。

劉永可以跑,但孔氏家大業大跑不了,只能與本地大姓東魯顏氏一並,退守孔宅孔廟,戰戰兢兢地看著赤眉軍入城。

曲阜孔宅雖無後世那般規模,但也存在了幾百年,自劉邦平定淮南英布,回程時經過曲阜闕裏,以太牢祭祀孔子開始,官方祭奠的孔廟便拔地而起。後來雖經歷過魯王壞孔家宅壁等破事,但孔廟的規格卻是步步攀升的,自漢末以來,孔子已經被封為公,孔家世代為侯,“建世皇帝”劉永,更一口氣將孔子追封為王!

廟內古木參天,郁郁蔥蔥,與宏偉的建築群相互輝映,據說其中不少還是孔子七十二門徒所種。只是隨著赤眉軍踏入,平日居住在古樹上上百只鷺鷥被驚飛,而孔氏家主、顏氏家主及其家眷子弟,心中比鷗鷺更加慌亂。

孔家自不必說,哪怕是當年以貧窮著稱,“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顏回後裔,如今也成了名門望族,每代人都能出幾個大官,經濟地位也日益膨脹,成了魯郡僅次於孔家的大豪強,只是兩家主重經術,吃相沒土豪們那麽難看。

眼看赤眉將至,顏氏家主頗為忐忑,對孔子第十七代孫孔安道:“世兄,素聞赤眉皆閭左無賴,最恨鐘鳴鼎食之家,世兄雖有保全孔廟宅第之心,但吾等滿腹經術,對付劉永、張步尚可,碰上不識字的赤眉軍,如何講理?”

要他說,還是跑路要緊,經書宅第搬不走,金銀細軟卷上,除了赤眉,不論是西邊的魏,北邊的齊,南方的吳,作為聖人後裔,到哪都能被尊為上賓!

但孔安還是不想放棄家族世代守衛的孔廟,孔家傳承數百年,經歷了楚春申君滅魯、陳勝吳廣起事、秦滅楚、項羽又滅秦,漢又滅楚等劇變,無數的王朝豪傑興滅,唯獨孔家延續至今。

他們早就練就了一番長袖善舞的本領,哪怕面對暴秦、陳吳、項羽,都能順利轉換陣營。魯地儒生們在楚漢之交站錯隊,差點被漢朝封殺,唯獨孔家,竟使一貫不好儒的劉邦親自來祭拜,給家族混到了鐵飯碗。

“過去大風大浪都過來了,赤眉軍,不過是一個小坎坷。”孔安神色淡定:“更何況,此番入魯的渠帥,乃是徐宣,此人是赤眉中少有讀過經術之人,當初赤眉之所以不曾侵犯曲阜,便有他規勸樊崇的功勞。”

所以孔安決定賭一賭!

孔宅的外大門被推開,赤眉軍絡繹而入,但這群衣衫襤褸的草莽漢子,卻沒有像攻破其他城郭那般對富得流油的大豪喊打喊殺,反而被徐宣約束著,要求他們不得破壞孔宅的一草一木。

孔安也笑著迎了過去,讓人送上自己的準備的禮物。

“素聞徐公在東海為吏時,最精通《易》,孔氏沒有千金之財,卻有萬卷之書,這是幾本家中長輩注解訓詁的《易》,還望徐公勿要嫌棄。”

徐宣今日穿得頗為體面,甚至還戴上了高冠——這在樊崇做主的赤眉軍中,是被禁止的,樊巨人,不喜歡這種人為的“高人一等”。

可現在樊崇已是階下囚,逢安、楊音戰死,謝祿也在竄入魯郡途中,被大野澤的董憲伏擊被抓。

赤眉,只剩下徐宣,也輪到他做主,按自己的想法,為赤眉尋找出路了。

於是,徐宣竟雙手接過了孔安贈送的《易》,感慨道:“聽說孔聖晚年,最好《易》。”

孔安松了口氣:“然也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還說,若是上天能再多給幾年,於《易》定會有大成。”

“孔聖之學彬彬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只有到了曲阜,到了孔宅,方能領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