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2章 加派(第2/2頁)

走出巡撫衙門,孫達瞻先找人接收3000石糧,隨後馬不停蹄地趕回了臨安,回到臨安他就寫了個軍報交人連接送往大阿哥處。

孫達瞻是武將不假,可他心裏的小九九可不少,按大阿哥原來的計劃,他的右路軍是走杭州南下然後向西包抄,可現在桐廬失陷,如再執行原來行軍路線,攔在去路上的桐廬就成了根硬骨頭。

既然這夥反賊能拿下桐廬,那麽表示對方的實力絕對不可小看,何況占住桐廬反賊不僅獲得了大量軍糧,要知道桐廬還有許多軍械物資也落入了敵手,這可本原是他孫達瞻的東西啊!

此消彼長,暫時沒摸清楚桐廬反賊情況,再加上缺少糧食的孫達瞻並未有把握和桐廬的反賊正面作戰。為此,他手書一份報於大阿哥,把這些情況告知中路軍,同時以右路軍缺糧需等待的理由暫留臨安,這樣一來就算大阿哥要怪罪也絕對怪不到自己頭上,而黃秉中會不會由此倒黴,關他鳥事。

就此,右路軍在孫達瞻的命令下直接就停在了臨安不走了,一方面等待大阿哥的回復,另一方面天天朝著杭州催促後續軍糧。而黃秉中也加緊要求各州府加快征糧速度,鬧得杭州周邊百姓是怨聲載道,一些本勉強還過得去的老百姓被這麽一弄就成了赤貧,而一些小有家底的富農也只能苦苦挨日,就連地主們日子也不好過,在官府各級強行攤派的壓力下眼看著被拿走的糧食那是哭天抹地,捶胸頓足。

除此而外,別忘記杭州大戰後浙江還存在大量流離失所的流民,還有許多在戰後被安置的原義軍百姓。這些人除去手中沾血的義軍各級頭目外,大多都是浙江本地人,雖然無奈入了義軍,但戰敗後朝廷考慮到以仁治天下,所以讓各州府分散把這些人安置了起來。

本來,如果沒有後來的事,這樣的安置是比較好的措施。要知道袁奇起義後他的大軍基本都是當地強行征召的老百姓,這些老百姓許多人本就不想造反,只是被迫無奈。何況康熙皇帝一向講究仁德,張雲翼上報朝廷後康熙不但同意,同時還大度赦免了這些人的罪名。

可誰想現在又出了這一出事,安置的這些人本已沒了家園,現在又沒了糧食救濟後一下子就成了地方上的定時炸彈,當加急征糧越來越狠的時候,民間的暗流已開始蠢蠢欲動,誰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猛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