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2/2頁)

再加上喬治·丘吉爾在大明的時間不短,他早在南京的時候就已是英國駐大明公使,同朝中許多官員都有來往。所以他辦生日宴會邀請這些人參加,從表面看很是正常,但是朱怡成心裏很清楚,這個生日宴會真正的目的恐怕不那麽簡單。

通事處對於這個宴會自然也是派人去了,並且通過其他渠道了解了宴會的實際情況。在宴會剛一結束,通事處就整理了具體資料,第一時間送進宮來,而這份具體資料就是朱怡成剛看完的奏報。

原本,朱怡成以為喬治·丘吉爾會在宴會中想盡辦法挑撥大明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以破壞明日的俄羅斯使者覲見之事。但沒想到,聰明的喬治·丘吉爾絲毫沒有這麽做,反而在宴會上大談特談大明和英國兩國之間的友誼,並且用他在歐洲貴族圈裏的關系和見聞,向眾人講述了一番歐洲的情況。

如今的大明因為已經走向了世界,其眼界自然不像以前那麽閉塞。但是作為在京師的官員,許多人並沒有去過海外,對於西方世界的見聞自然要少許多。

但由於風氣大開,許多大明官員也知道如今大明不是之前滿清,開放的大明就如當初的大唐一般,朱怡成更是千古一帝,其對於向世界擴張的企圖幾乎人人皆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怡成開拓進取的精神自然也影響了許多官員,雖然整個大明依舊還有些保守的官員,但大勢已是如此。再加上如今大明如日中天,大明雖說是繼承前明衣缽,可實際上現在的大明是一個新興的王朝,正如升起的朝陽一般勃勃生機。

所以說,對於國際形勢,許多官員是比較有興趣的,而且能夠和喬治·丘吉爾有些交情的官員,自然也是比較開放的。

對於歐洲之前爆發的大戰,許多人僅僅只是聽聞而已,卻很少了解到其中內幕,而喬治·丘吉爾的這番講述更是讓許多人大感興趣。

隨著喬治·丘吉爾的講解,許多人第一次搞明白了歐洲大戰爆發的緣由,雖然許多人依舊對歐洲各國那種錯綜復雜的關系僅只是初步了解,但也影響他們對這些海外趣聞軼事的熱衷。

借著講述,喬治·丘吉爾又談到了歐洲的歷史演變,由最初的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三國自大航海時代的崛起逐漸說到了如今歐洲距離。由於其中有葡萄牙公使的參與,再加上西班牙、荷蘭王國的貴族也參加了這次宴會,所以這些講述更令人信服。

之後,喬治·丘吉爾就談到了大戰後的歐洲局勢,由法蘭西的強盛說到北方局勢,當講到北方局勢的時候就不能不提北方聯盟,由此就說到了俄羅斯帝國。

恰好,俄羅斯帝國派遣使者的事已經被所有人知道了,當即就有不少人對此有了濃厚興趣,讓喬治·丘吉爾為大家說一說有關俄羅斯帝國的情況。

這些正是喬治·丘吉爾舉辦宴會的目的,他自然是欣然答應,而且極為詳細地向所有人介紹了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和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

不過喬治·丘吉爾雖然說了俄羅斯帝國,但在話語中卻沒對俄羅斯帝國有絲毫貶義,相反喬治·丘吉爾在談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彼得時候,言語中還帶著極為敬佩和贊賞。

用喬治·丘吉爾的話來說,沙皇彼得雄才大略,是俄羅斯帝國難得的雄主,如今他的大帝之名可以說是名副其實,正是因為有著他的改革和赫赫武功,俄羅斯帝國才有今日的崛起和強盛。

在他看來,之前歐洲最偉大的君主自然是法蘭西帝國的路易十四,這位太陽王是能夠以一己之力抗衡整個歐洲的強人。而現在,路易十四已經去世,那麽唯一可以取而代之的唯有俄羅斯帝國的沙皇彼得。

只要彼得能夠繼續帶領俄羅斯帝國,那麽俄羅斯帝國稱霸歐洲大陸可以指日可待,而到那時候,說不定俄羅斯帝國就會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大帝國,在彼得的英明領導下,任何同俄羅斯帝國抗衡的國家都會成為他的踏腳石。

最後,喬治·丘吉爾甚至感慨,如果他不是英國貴族的話,真希望能夠在沙皇彼得手下建立功勛,到時候橫掃歐洲甚至天下都是有可能的。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同時讓所有人對於這位雄才大略的沙皇心起敬佩,但同時又在心裏湧起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