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海闊天空

永業十四年三月中旬,大明的太倉案導致的懲貪清吏行動依舊還在進行,朝廷以雷霆萬鈞的手段處置了一大批涉案人員後,對於原本太倉的管理同樣進行了調整,此外還加強了監督部門的職能,同時也對各地地方吏治進行了整頓。

一時間,全大明各處落馬的官員不在少數,連同和官員勾結的商人、商行也有不少卷入其中。朱怡成用極其嚴厲的手段絕不姑息,再一次讓世人清楚的看到他對於吏治腐敗的零容忍。

“皇爺,娘娘來了。”

偏殿中,一直辦公到夜間的朱怡成從堆滿奏折的案幾擡起頭來,一眼就看見李娟兒提著瓦罐進來。

“你怎麽過來了?”朱怡成微笑著站起身。

“皇爺用膳了沒有?”李娟兒直接問道。

朱怡成下意識地點點頭,可接下來李娟兒的話就讓他有些尷尬:“剛問了禦膳房,今日皇爺只用了一點米粥和小菜?”

“呵呵,胃口不好,打算等晚些再用些。”朱怡成輕聲解釋道,這些天國事公務一大堆,每日都忙到很晚,禦膳房準備的東西雖然精致,卻不對朱怡成的胃口,所以他晚膳用的並不多,僅草草對付了幾口而已。

李娟兒用責怪的目前看了一眼朱怡成,隨後嘆聲道:“皇爺,您的身子可不是自己的,這樣可不行。”

說著,她放下手中的瓦罐:“給您熬了點肉湯,這禦膳房的飯菜不合胃口,今天起臣妾給您做,保證您吃的香。”

說著,李娟兒動手打開瓦罐,給朱怡成盛了碗肉湯。瓦罐一開,一股香氣撲面而來,這肉湯看起來普通,卻是李娟兒花了足足半天時間熬的,裏面還加了些食補的東西,聞著香味朱怡成頓時食指大動。

接過肉湯,朱怡成喝了口就點頭稱贊,隨後又接過李娟兒遞來的面餅吃了口,這面餅也和禦膳房做的不一樣,是用玉米細磨後加面粉做的,然後再用小火烤制,吃上一口滿嘴噴香,極是開胃。

見朱怡成吃的香,李娟兒坐在一旁心中也是高興。這些日子朱怡成因為太倉案和西北戰事的緣故忙得昏天黑地,李娟兒如何能放心。

直到朱怡成用完了這些,毫不遲疑地打了個飽嗝,李娟兒這才露出了笑容。

“辛苦你了。”

“皇爺說的什麽話,您可是臣妾的夫君,這大明的天!”李娟兒柔聲說道,利索地收拾著東西,起身要走。

“坐一會吧,不急。”

“皇爺……”

“這些日子冷落你了,你沒怪我吧?”朱怡成略有歉意地說道。

其實不僅是李娟兒,這一個多月來朱怡成誰的後宮都沒去,就連自己的寢宮也沒怎麽回,每天基本都在這偏殿中忙碌,有時候忙的晚了就直接睡在了偏殿的臥室裏。

“皇爺不用這麽說,臣妾清楚,您這是國事,臣妾如何能不曉事?”

朱怡成拉過李娟兒的手,輕輕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燭光之下,李娟兒略有嬌色地偏過頭去。

時間一晃就這麽多年過去了,朱怡成已近中年,李娟兒也早就不是當略帶青澀的女孩了,歲月不可避免地在她臉龐刻下了印記,但在朱怡成的眼中,李娟兒依舊嬌艷美麗。

“陪我說說話。”朱怡成輕聲道。

李娟兒點點頭,開口道:“繁兒前幾天來信了,對了,還有沝兒和研兒……”

“哦,這我倒是不曉得,信裏怎麽說?”朱怡成的確不知道自己的太子、二皇子和大公主給後宮去了信,不過作為他們的父皇,大明的天子,對於這三個子女的情況一直比較關注,他們三人是朱怡成膝下年齡最長的,而且也是朱怡成確定皇室教育後第一批進入軍中實習的皇子公主,何況其中還有大明的儲君。

李娟兒大致說了說太子、二皇子和大公主三人在軍中的情況,包括他們在軍中吃了多少苦頭,又是如何漸漸習慣並融合的。

雖然時間不長,但朱怡成的子女從小並非養在深宮,無論是太子還是二皇子,又或者大公主,相比普通人而言甚至從許多方面都稱得上優秀。

三人入軍中實習,自然是不可能用自己的名字,所以用的都是化名。

太子朱伯繁借用皇後李娟兒的姓為李,取名為李孟,這個名字看起來普普通通,實際上卻有著含義,古人孟字代表著老大、第一個,太子作為朱怡成的嫡長子,當然是當仁不讓的。

二皇子和大公主效仿太子,同樣以母妃也就是莊妃和麗妃的姓,分別叫陳守愚和趙勝男,當初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朱怡成實在有些哭笑不得,尤其是朱清研給自己居然起了個趙勝男的化名更是讓朱怡成搖頭哭笑,這個名字恐怕代表著朱清研驕傲而又想和男子比一比的心態吧,不過這樣也好,既然孩子大了,這些小事就由他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