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煉器賽(四)

話說自比賽開始,又過了三日,蕭瑤呆在單間煉器房內,仍舊不曾開始鍛造。她花了一日晨光仔細分析器方上煉材,挑選出正確的器方,剩下二日都在打磨手中工具。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一類法器因外形細巧尖銳,鑄坯是要比一般的刀劍等法器更難,對打坯工具及造詣要求也更高。且針類等細巧法器的鑄坯亦常被煉器師們用作考驗弟子打坯手藝的試金石,幾乎每位師傅都會這樣教導弟子:坯鑄得好不好,打套針來便知。

“九龍鍼”共由九枚器針組成,其中五枚為長針,四枚為短針,每根針長短粗細各不相同,這便導致了每根針在鑄造時所用力度手法,以及爐煉時的火候掌控都有所講究,雖只是一件銅黃中階法器,算不得什麽珍品,但鍛造工藝復雜程度卻不下一些白銀法器。

打磨好工具,蕭瑤仍舊不曾開始動手,從最初的考題到器方的選擇再到“九龍鍼”器形,又再幾番揣摩,她看出此次考試並非是在法器品階上做文章,乃是將重點放在煉器的各種基礎細節上,所謂的全面考核。鍛造的四大步,每個器師因專攻不一,都會有擅長的步驟與相較不擅長的步驟,像自己便是在打磨方面略欠一些,可以說這樣的出題比純粹要求法器品階要更難,亦更容易看出一人的水準!

準備好工具,揣摩出考官的意圖,蕭瑤知道自己最終要呈現出什麽樣的法器,凝神看著器方,腦海中逐漸呈現出九根器針的外形,再逐一加工分解到各步驟。待她再次擡眼,目光一片清明,片刻不容開始鍛造!

一旦煉材上手,蕭瑤便摒除一切雜念,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開始潛心鑄造,由於腦海中法器成型,她打器鑄坯一氣呵成,不過兩日,九枚器針便在她手中成型。

蕭瑤試了試九枚針的硬度又看了看粗細長短,這才滿意的抹掉額頭上的汗漬,進入虛空打坐小半日,準備接下最重要的爐煉部分。

亦就在她準備開始爐煉之際,已經有一名參賽者完成了“九龍鍼”的鍛造。

傅春看著案幾上躺著的九根紅光閃耀的器針,又看了看案幾前俊朗年輕男子。

這方才過了五日……

愣了愣,他還是提醒道:“這位小友這是要上交成器?成器一旦上交便不可悔改,將作為你最終的考核成績,小友可要考慮清楚了。”

年輕男子聽罷面不改色,毫不猶豫道,“多謝前輩提醒,小輩十分清楚規則。且器已成型,就算發現錯失也已失去了矯正的最好機會,再看只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於結果無半分改變,小輩從不會去事後後悔。”

語畢,人恭敬行了個禮便轉身離去,至始至終都不曾看案幾上法器一眼。

傅春待人走遠後,將器針拿起,只見九根針上泛著亮眼的金屬光澤,乍一看似乎粗細一致,但拿在手中卻能感到每根針都不盡相同,周身縈繞的元氣濃郁,是比評判的樣器更好!

頓時,他精神振奮,雙目放光,此器品質與上次收購到的“碧幽”差不多,甚至品相要更勝一籌,有等不凡手藝,無怪此子如此自傲!

看他樣貌陌生,在浮島內個大家族門派客卿中不曾見過,想來要不是隱士高人,便是從外島趕來,待會要派人查查此子身份背景才是,看能不能先一步拉攏其。

想著,傅春從旁招來一名弟子,吩咐了幾句後,人便領命匆匆離去。隨後,他捋了捋白眉,不禁想到那販賣“碧幽”的女修,比賽開始之際他可是看得分明,那女修亦在參賽隊伍之中,也不知她鑄造得如何,到底那把“碧幽”是不是為她所鍛?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待到七八日時,眾修陸陸續續都從煉器房中出來,並交上鍛造好的“九龍鍼”。接下來再過了六日,緊閉著的煉器房還余下不到二十間,比賽開始時坐在觀賽台上的修士們亦再次聚集器宗堂,靜候比賽結果。

到得第十五日,眼看還有兩個時辰便到午時,亦是最後的時限,蕭瑤這才滿眼血絲的從煉器房內出來,將鍛造好的“九龍鍼”上交後,便有人將她再次領到前院大殿內,所有的參賽者都在裏邊休息,眾器師與來時的躊躇志滿,高談闊論不同,這會並無多少人在交談,大多數都安靜在旁打坐,從他們臉上表情看來,有暗自欣喜的,亦有情緒失落的,還有不甘心面露懊惱的,不一而足。

蕭瑤只快速掃過大殿一圈,便在角落裏找了塊地盤腿閉目養神。

上一次不過凝煉一件銅黃下品法器,便耗盡了她所有神識,這次乃是鍛造銅黃中品法器,更是差點要了她半條命,好在鍛造的是針,她可以一根針一根針慢慢凝煉,中途稍微能夠調整一下,饒是如此,她也還是精疲力竭,若非最後幾個關頭,她將火候掌控全權交給鳳火幫忙,這套針恐怕還鍛造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