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4頁)

張修借著恭喜林如海高升的機會,來了一趟榮國府。

說是來道賀,現在這情況但凡是個明白人,誰賀得下去啊。又不是人人都是前世的榮國府,還能大肆慶祝賈元春封妃。林如海高升,但這戶部尚書位並沒有那麽好坐。

議事依舊是在賈政的書房,賈敬、林如海、張修皆在座,其他便再也沒有旁人了。

直到這時,賈家兄弟和林如海才知曉了周太妃之死的全部過程,以及葉妃的對此事的態度。

張修道:“原本此事就這麽過去了,皇上也沒追究,甚至太子妃掌管宮務的差事都沒被奪,但是老夫這心理總覺得不踏實。”

賈敬道:“若是這個過程,太子妃殿下並無錯處,自然不該受罰,皇上如此處置算是極為公允。可是周家這個處境,周太妃這身體狀況,這樣的死法,終究是想替周家做些什麽。當年皇上登基甚是艱難,周太妃母子對皇上多有支持。”

這也是賈赦穿越之後接收了原身的記憶,又聽賈敬說了不少,才知道部分當年的事。

但是論年紀,賈敬、賈赦、林如海都是比致和帝小一輩兒的人了。張修今日親至,便將當年的事說得更透了一些:“不止如此,當年皇上能手順利登基,周太妃於皇上頗有恩惠。當年內憂外患,那場逼宮可比巖親王這次兇險多了,叛軍真的沖入了後宮,皇上是在周太妃宮中躲著等到了你父親帶兵救駕。”

這最後一句話,張修是對賈敬說的。自那以後,賈代化便坐穩了經營節度使一職,直至過世。甚至賈敬孝期滿後,致和帝有意提拔賈敬再做京營節度使,卻被王子騰用計奪了職位。

這樣在座的人便都懂了,林如海道:“其實眼下的局勢,誰都知道東宮不用再對周太妃趕盡殺絕,皇上自然能夠想到。而周家出了這樣的事,也消磨了皇上對周家的感情;周太妃是在用幾十年前的舊恩為周家、為司徒硫搏最後一點出路。”

將死之人,用這種慘烈的方法提醒致和帝:我當年有恩於你,瞧在這些恩惠的份上,你饒司徒硫和周家一命。

張修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周家罪責難逃。但皇上若是看在當年份上,或許周駿譽雖是難逃一死,周家還有望流放些涉罪不深的年幼子孫吧。而且周太妃這也是提醒司徒硫,在尚未作出實質性謀逆之舉之前退步抽身,或許還能留一條命在。”

賈赦靜靜的聽著幾人分析,賈、林、張三人的話自然不無道理,但是賈赦總覺得還缺了些什麽。

沉吟片刻,賈赦道:“聽嶽父說當年的皇位之爭比之現在更慘烈得多,周太妃能在如此亂局之中護著忠順王成功活下來,還能對皇上施恩,這樣的女人,她的死不會那樣簡單。”

聽了賈赦這樣說,三人不由自主的都瞧向賈赦。只聽賈赦接著道:“有本事的人,向來是自負的,而且不少能人因為這份自負撞得頭破血流。其實真正難得的是有自知之明的聰明人。當年局勢那樣亂,周太妃卻沒有自恃聰明參與奪嫡,保全了母子性命。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周太妃洞察世事的能力只怕更勝從前。她自然能看出周家已經一敗塗地,也能看出不管皇上如何,司徒硫的野心在東宮面前已經暴露無遺,而現在東宮的實力,司徒硫已無勝算。如此情境下,與其求存,不如報仇!”

聽到報仇二字,其余三人盡皆一愣。

“於硫親王府而言,報仇可比求存難多了。”張修道。

賈赦道:“可是如方才嶽父所分析,即便周太妃仗著對皇上那點恩情,用自己的身死提醒皇上放司徒硫和周家一馬,然後呢?沒有人能千秋萬代,曾經參與過奪嫡的人,總有一日被斬草除根,除非……”

除非什麽?除非司徒碧登不了基!否則周家和司徒硫即便能夠苟延殘喘,也僅限於致和帝活著的時候。

聽到這裏,賈、林、張三人神色越發嚴肅。明明知道賈赦的書房是絕對安全的,三人也不由自主緊張起來。一個深宮中的女人,算計到這一步簡直匪夷所思。

只聽賈赦繼續道:“周太妃在她寢宮內只有太子妃和葉妃二人的時候,實際上是不必假情假意說那些話,還要將先皇所贈的如意轉贈給太子妃的。葉妃能從一般出身爬到今日的位置,能瞧不出東宮與硫親王府水火不容的關系麽?不,葉妃太清楚了。周太妃也知道葉妃清楚,周太妃之所以說那些話,演那些戲,是專門給葉妃看的。”

四人之中只有賈赦是現代人,古人因長期生活在男尊女卑的環境中,哪怕他們見過傑出的女子,潛意識裏也難免輕視女人。而賈赦清楚的知道,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同樣的錄取分數線,女大學生占比是略高於男生的。在賈赦眼裏,人一旦進入某個廝殺環境,後宮也好,朝堂也好,無限遊戲也好,便只有強弱之分,沒有男女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