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4/4頁)

本朝有封異姓王的先例。加之賈赦於司徒碧登基的作用,甚至大過了當年東南西北四大異姓王對於太|祖登基的作用。

司徒碧咀嚼著張芷的話,道:“皇後所言極是,恩侯確然擔得郡王之尊。”

現在剛做了皇上,司徒碧對於今日之事還是心有愧疚的。

不得不說賈赦確然洞察人心,率先刺殺司徒鋒的貪狼衛確然是司徒碧的死士。那貪狼衛身患絕症,而且司徒碧早就安排妥當了那貪狼衛的家人,算是買了其一條命。

這件事司徒碧不止瞞著賈赦,也瞞著所有人。那個貪狼衛死了,世上便無人知曉此事了。

可是司徒碧依舊不放心,賈赦為自己做過多少事,司徒碧是清楚的,沒有賈赦就沒有自己的今日,司徒碧亦是清楚。

可是自己也沒有辦法,為了皇權穩固,為了自己順利接過權柄,交接之後萬無一失。自己必須要等絕大部分的朝臣都對致和帝忍無可忍。

又翻了一個身,司徒碧自我安慰道:恩侯那般本事,我便是遲逼宮些時候,他也定然能夠自保。我日後多給他些賞賜補償便是。再說,此事朕為了保險起見,連親兒子都沒告訴,瞞著恩侯,也不算對不起他。

安慰完自己,司徒碧便覺困頓,一夜好眠。

次日一早,司徒碧臨朝。

能沉得住氣不急著逼宮的人,其他方面也是沉得住氣的。既是登基大典尚未舉辦,哪怕致和帝已經退位,司徒碧也免了百官山呼萬歲之禮,直接開始商討朝中大事。

司徒碧道:“北狄犯邊的軍情報入京中已經數日,因父皇重病,此事耽擱至今,眾卿以為派誰北征合適?”

蘇丞相最擔心的便是此事拖久了,越發多的百姓死於戰火,現在終於朝綱穩定下來,在北征一件事上,不再幾個派系明爭暗鬥。蘇丞相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榮國伯賈赦將門之後,才幹突出,由其任征北大將軍帶兵討伐北狄極為合適。”

“臣附議。”

“臣附議。”

……

賈赦至於司徒碧上位的作用誰不知曉呢?朝堂之上自然是附議一片,幾乎沒有反對之聲。

此時,賈敬走出班列道:“啟奏皇上,臣以為榮國伯雖然屢立功績,但未曾領兵打仗。而且現在北疆藩王乃是礫親王,北疆總督北疆候爵位亦高於榮國伯。若是榮國伯作為此次討北大元帥,臣恐北疆將士不服。”

將帥不齊心也是兵家大忌。

這才是同族兄弟呢,別人都考慮你多風光的時候,還有人替賈赦考慮到實際困難。而且賈赦必然是調動不了司徒礫的兵馬的,朝上眾人心知肚明。

致和帝對賈赦本就有著補償心思,點頭道:“賈將軍此言有理。那眾卿以為朕除了給榮國伯授以兵符外,還需給個什麽爵位,方可服眾。”

百官這就懂了,這是新帝封賞有功之臣呢,大膽提便是了。侯爵直接被跳過了,都沒人提。

大多數都提了國公。畢竟賈家祖上兩代國公,按這個年代的規矩,有子不越父的不成文規定,平級封國公已是破例。

但提了國公之後,司徒碧依舊沒有任何表示。

這下便有人懂了,皇上這是覺得封賈赦為國公,封賞還不夠呢。便有人大膽提了封賈赦為郡王,司徒碧應允。

如此一來,京中皆傳榮郡王簡在帝心,恩寵無雙。哪怕皇城之中尚且還在捉拿貪狼余黨,整頓秩序,也無數人上榮國府道賀。笑言這榮國府不久便要改成郡王府了。

而賈赦卻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樣子,為北伐做著一應準備。

調兵遣將、準備糧草。前鋒營架橋修路、刺探軍情;中軍排兵布陣,制定作戰計劃,準備各種情況下的方案;後軍押送糧草、輜重,這些每一件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所謂不打無準備的仗,古代因為交通的關系,需要考慮的路上折損比之現代社會要多得多,賈赦要準備的東西自然也多,要真正啟程,再快也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