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2/4頁)

她們被眼前的景象嚇到,倒也說得過去,可是阿蒿眼裏的擔憂又是什麽意思?要說她作為皇族,看著自己的子民們受苦受難,難過也是說得過去的,可是這自打踏上雲湖後,見到的屍體就不少,也沒見她露出這樣的目光啊。

因此沈羨之不免是有些疑惑,她到底是擔憂什麽?不過當下也由不得細想,城墻外面的人竟然開始放火。

城墻是燒不起來,可是那一陣陣煙熏實在讓人眼睛難受得緊。

她也只能讓大家先下了城墻進入城中。

這城裏,也是有十來家莫家的店鋪,不過事發之前,就早些關閉店鋪,都往良州那邊趕了過去,所以莫家的店鋪裏,如今早就空蕩蕩的,剩下沒帶走的那些糧食,也早就被洗劫一空,如今門板都歪歪斜斜地掛在門框上,處處皆顯蕭條之色。

找了一家相對畢竟完好的院子安頓下,便有人去收拾水井,又有人去城中打探消息。

可是幹旱了這麽久,井早就已經幹枯了,沈羨之沒得辦法,又見那日頭烈烈,只靠著身上這點水,只怕是難以撐下去的,只叫人收來了不少油紙或是皮革,在地上挖坑,墊上了能盛水的盆,用油紙皮革覆蓋在上面。

雖是杯水車薪,但關鍵時刻這點水也是能救命用。

阿蒿三姐妹也在這時暗地裏偷偷出去了,多半以為公孫無音等人都忙著,這當頭沒人看著她們三,所以便出去。

哪料想沈羨之怎麽可能輕易放了她們?不過本來以為她們是想找自己報仇的?可哪裏曉到這阿蒿卻是去往了已經破敗的秦府。

沈羨之恍然大悟,後知後覺想起來,這高月的駙馬,不就是江南人,姓秦麽?只是他一個死了將近一年多的人,沈羨之也沒去多調查,自然也就不曉得他原本竟然是這襄州城的人。

所以一時間不免是懷疑,這高月帶著妹妹們來這江南,莫不是找自己駙馬的家人?

但又有些想不通,這不是她出宮的理由,而且還將兩個妹妹也一起帶著。

她還沒得出個緣由,公孫無音和眾人也從外歸來了。

“閉城的第五天,城中官宦富賈們,幾乎都搬到了一處。”那邊有官兵和各家護院看守,且不說都是練家子,手中還有鋒利的兵器,普通老百姓們根本就過不去。

公孫無音稟著此話之時,胸腔中滿是怒火,這樣的大難之前,不指望權貴們能將家中多余的糧食拿出來救濟,但這本地的官員們,也不該如此。

再有事情已經過去這麽久了,朝廷派來賑災的人還沒到,到底是意欲為何?

難道就要眼睜睜看著這些老百姓們被活活餓死麽?他這一刻甚至都懷疑,這雲湖漕運被管制,都是朝廷下的命令。

也將自己這懷疑與沈羨之說出來。

沈羨之雖然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天災,但還是覺得朝廷的救援太慢了。就算是消息傳播得太慢,但這個時候了也早該到京中了,這樣的大事難道他們還要商量十天半月,才能得出結論麽?

所以聽到公孫無音的話後,不由得開始猜測起來,“西北這麽多年來,戰亂一直未停歇,只怕國庫本就不充盈,如今地方官府又沒有半點存糧,這也就意味著賑災得從各地調糧。”

且不說這需要大量的時間,而且這大夏各地幾乎都是靠著江南良州的糧食,本就捉襟見肘,如何能騰出糧食來?

所以短時間裏,朝廷是真籌不到糧食的,讓從京中開皇倉,這就更不可能了。

但就算是因為沒有辦法籌到糧食,也不是朝廷不派官員來江南的理由啊。

這個時候,就算是為了安撫百姓,再沒有糧食的情況下,也應該派人來才對。

“要不,將那阿蒿等人帶來問話?”公孫無音想,與其這樣猜測,倒不如直接將那身份已經落實了的三位公主請過來直接問就好了。

“也只能如此了。”本來沈羨之還想暗地裏探一探她們的目的。

很快,那剛回來沒多久,正為著秦家無人煙而傷心難過的阿蒿就被帶來了。

阿蒿心驚膽顫地跟著護衛過來,以為是自己出去的事情被發現了,正滿腹找個合適借口搪塞,卻沒想到剛進來行禮,便聽得上方坐在這的沈羨之問:“朝廷久不派官員來江南,到底是什麽緣故?”

阿蒿被她這樣一問,當時就給嚇愣了,不過到底恢復得很快,連忙做出一副不解的迷惑表情看著沈羨之。

“高月,我只給你一次機會,我雖還沒查到你如何從宮中帶著逐月和宋月出來的,你們的目的又是什麽,但你們終究待在那宮中,又有劉尚書這麽一位外祖父,不該不知曉。”沈羨之已無多余的耐心了,尤其是一想到這城中的權貴們直接給自己建了一處‘世外桃源’,棄這老百姓們不顧,心中便煩躁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