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迢迢長路44(第2/6頁)

“好了好了,都過來吃飯,今兒個吃糊塌子,新下來的瓠子,可香了,剛做好,快去吃。”蔣叔一拍腦袋,想起來自己是過來叫人吃飯的。

“哎呀,王媽做的糊塌子那個香啊,小義啊,走,吃飯去,你不是最愛吃了嗎?”崔子銘攬著少年頭走出營業室。

洛螢搖了搖頭也跟了過去,糊塌子是真的好吃,這玩意兒最講究現做現吃,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這東西她從前在現代的時候也吃過,只不過家裏是用絲瓜做的,來了這裏才知道,這正經的糊塌子,最正宗的做法是要用瓠子做的。

瓠子就是瓠瓜,狀似葫蘆,但沒有亞腰,比葫蘆細又長,擦碎成細絲混上面粉雞蛋清水調成糊,在微火的鍋裏攤成大餅,鏟子再翻個面,就是一張好吃的糊塌子。

飯桌上,焦黃中帶著青綠的糊塌子蘸著醬油蒜泥的蘸料,熱乎乎地吃到嘴裏,熱氣騰騰,清爽甘甜,吃的人根本停不下來。

一晃一個月,八月中秋節如期而至。

中秋節的前幾天,當鋪裏倒是迎來了營業高峰期。

因為要過節的緣故,來了不少當東西的客人。

過節停業一天,餐桌上各色的月餅切成了小塊用小銀叉子紮著吃,各個味道都能嘗到。

寧爺人老了牙口不好,小口小口地咬著切好的月餅。

董家三兄弟吃起月餅就豪放得多,拿起整塊的月餅吃。

中秋團圓夜,崔子銘放假回家與家人相聚,摺頭徐長平回家陪母親,寧爺沒有子女,董家三兄弟都在當鋪,蔣叔王媽兩口子的家就在這,還有被撿回來的少年頭,都是留在當鋪裏過節的。

許是老天爺也知道今天過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團圓飯要到晚上吃。

上午無事,洛螢接了王媽的叮囑,要去大荷地溜達一圈。

大荷地,它的另一個名頭倒是更加響亮——鼎鼎大名的什刹海。

中秋節出門遊玩,但當鋪總是要有人留守看著的,寧爺含笑揮揮手讓洛螢帶著少年頭出去,又把董大派做保鏢,蔣叔和王媽準備著團圓飯,另外的兩兄弟負責留守保衛。

這天路過了天橋市場,連天橋的賣藝人都少了一些。

“大家都回家過節了啊。”少年頭砸吧一聲,習慣性地看向梁先生擺畫攤的角落。

那看相的先生都回家過節了,梁先生依舊沒有回來。

他快速地斂去失落,興致勃勃地跟著洛螢還要董大討論起了去大荷地。

“聽說那邊還新建了公園,也不知今天人會不會多。”

“今兒個八月節,團圓飯還是要晚上吃,許是無事的人都要出來溜達逛逛。”董大說著。

街邊的大車上擺著聞香用的果子,虎拉車,沙果,檳子,果香濃郁,路過一聞叫人心情也好。

今兒個雖然是團圓節,但街上的膠皮依舊不少,從前門這邊到大荷地的距離可不近,洛螢三人是坐了一段的黃包車,又體驗了一把電車,這樣也是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地方。

此時入秋,這裏的荷花已是漸漸殘敗,岸邊有著一堆堆剛采上來的白蓮藕。

藕風輕,蓮露冷,王媽打發他們過來也是為了買這最新鮮的蓮藕,這是北寧秋日裏的特產河鮮。

洛螢看著,眼下還有不少人都特地排著隊在挨個買蓮藕。

“去年東家懶得動彈,還是王媽派我過來跑一趟買蓮藕,也是如今日一般。”董大說道。

大荷地雖不算偏院,偌大京城,特意跑過來一趟買藕,也是只有閑人才能做的事兒。

“咱們北寧的藕與南方的藕不同,南藕多是七孔,短短粗粗的像個胖娃娃用來燉湯,吃起來粉潤軟糯,北寧的荷藕乃是九孔的,咱們也不愛燉湯,涼拌了脆生帶著荷香,這大荷地的藕可跟外頭的不一樣,每年也就吃這麽幾天。”

一旁同樣過來買蓮藕的客人聽著了他們說話,順口搭話,聽起來也是一位老饕。

洛螢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受教了。”沒想到一個蓮藕也有這麽多的學問。

“人都說那個成語,藕斷絲連,不過這成語用在南方藕上合適,咱北寧的藕掰斷了也不會拉絲,要的就是個脆。”

排隊買蓮藕的你一言我一語,甚至討論起了今天買完藕回家要如何做,這個說切片涼拌,那個說切丁清炒,頓時交流了起來。

買好了一截蓮藕,又繞著轉悠了幾圈,就踏上了回家的路。

買蓮藕到不費什麽,錢也不貴,只是這一來一回十分耗人,加一起攏共就三個多小時,就為了這麽一截新鮮蓮藕,不過每年攏共就這麽一回,權當是吃個新鮮了。

這讓洛螢倒是頗為體會到了後世現代的吃貨們,為了自己心愛的美味不惜跋涉千裏的滋味。

回到誠和當換了身衣服,又發現院子內多出來的案台,上擺月光碼兒,八仙桌上擺著憨態可掬的兔兒爺和兔兒奶奶,這是晚上要拜月的供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