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廢土行記31(第2/4頁)

又是一早上路,朝陽尚未出現,天邊已經燃盡紅霞。

洛螢抿了一口薄荷水,又抹了點簡易清涼油提神醒腦,今天是她來開車。

教士的車子開在前方,兩輛車的間距不過兩米,時而一條直線,時而左右相隔。

洛螢曾聽其他的學者講過,勞倫斯李,秩序之劍的苦修士,以雙腳丈量大地,以背上長劍行俠仗義。

他有點像舊時代文學中的大俠,不平事,我捍之。

可又像那普渡眾生的高僧,心懷悲憫,眾生平等。

他身上布滿了被歲月摧殘的痕跡,可一雙眼睛永遠明亮,永遠純澈,永遠溫良。

前方的車子突然停了下來,洛螢隨之停車。

她看到教士從車上走過來,

“我快要到家了,要去我的家鄉坐一坐嗎?”

聽聞此言,洛螢一怔。

她想到最初問教士去哪之時他的回答,

“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從哪裏來?

從家鄉來。

洛螢與隊長欣然應允,“好啊,教士。”

舊時代的諺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話放到廢土上,有些準確,又有些不準確。

又是怎樣的一方水土,能造就教士這樣的人?

教士的家鄉,還有人在嗎?

這些天的路途上,洛螢與注意到教士的車廂內和他們一樣存放著大量的物資,以食物與飲水為主,如果只有教士自己,是不需要這麽多的。

盡管心中有著疑惑,但洛螢並沒有詢問。

教士若是想說,自然會說。

不說,那就不必問。

就如同教士也不曾打探過兩人又要去向哪裏,走向何方。

再次啟動車子,洛螢注意到前方教士的車子明顯車速加快。

暮色四合,斜陽晚照。

當兩輛車子相繼停下,教士從前方的車上走了下來,一抹余暉灑在他萬年不變的長袍上,燦若金光。

前方,是一座小小的,看起來已經快要淪為廢墟的小型聚居地。

或者說,也許稱呼為“村落”更為合適一些。

洛螢與隊長隨之下車,瞥見教士從長袍之中拿出了一支口琴。

浩渺天地間,樂聲悠然響起,仿佛隨風飄揚,絲絲縷縷地縈繞耳畔間。

沒有歌詞,可這吹奏的旋律很熟悉,也很悅耳,仿佛刻在人骨子裏,讓人不由地輕輕哼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是一首《送別》。

隨著教士吹奏完了一曲,洛螢看到眼前這座荒蕪人煙的小村鎮裏出現了人影。

一個,兩個,三個......足足有十幾人。

看到教士出現,他們的臉上出現欣喜的笑容,純澈而熱烈。

只是與這純凈笑容行程鮮明對比的是這些人身上的異樣,有人頭大如鼓,有人毛發旺盛,有人雙腿發達而身體萎縮......

如果按照廢土上的標準,眼前的這群人是“畸變者”。

他們穿著摞著補丁的舊衣,比起曾經在荒野上襲擊洛螢的那些畸變者看起來狀態要好上一些。

教士打開了車子的後箱,搬下來一箱箱壓縮幹糧,二級標準飲用水,還有罐頭。

“這裏是我家。”

“這是我二叔,這位我三堂哥,這是我堂嫂,這位是表弟......”

微風吹動著教士的衣擺,他很認真地一一介紹著,臉上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教士把自己的家人們介紹了一遍稱呼之後,又向家人們介紹了洛螢和隊長。

“這是我的朋友。”

洛螢與隊長面色平常,幫著教士把東西搬進了這村落中,車子也開了進來。

走進來才發現,這裏其實別有洞天。

雖然在外邊看著已經如坍塌得如同廢墟模樣,但內裏的房子還是完好的,路也修整的很平實,顯然是教士的家人們生活的地方。

小小村落,從一端走到另一端也不需要多少時間,幾乎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有著井口,只是許多屋子都是空蕩的。

在村落的後面,還有開墾出來的農田痕跡。

“我出生的時候,距離舊時代已經是十幾年了。”

“我們村子很偏遠,幾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但輻射,氣候的變化,外邊世界的變動是知道的。”

“老人說林子裏的動物變了,土地也變差了,連水也是。為了謀出路,村人都要一起走出去。”

“從那時候我的記憶裏,每一次有人離村的時候,我爺爺就會吹這首曲子。”

“後來,就由我來吹。”

村子的水源一直時古老井口打上來的地下水,固執的老人們曾經認為,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東西是不會變化的。

但這就是荒野中的水,不曾凈化過,即便是煮了幾道的滾水也依舊改變不了本質,日日月月,歲歲年年,從飯食飲水中累計的輻射濃度讓村人們悄然發生著畸變。

村人不願遷徙去往其他的地方,這裏是本,是根,是世世代代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