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鎮上解封的第三天,劉老漢的大哥,劉樹春帶著兒子趕著牛車來了。車上裝了滿滿的糧食,家裏種的菜,山上的果子,還有兩只下蛋的母雞。

來時見鎮上一片蕭索,街上連個行人都沒有,跟去年比起來,簡直就是兩個地方。

“爹,這鎮上怎麽都沒人了?”去年秋天劉大福來鎮上賣過秋貨,那會街上摩肩擦踵,過個牛車都費勁,如今竟然一個人都看不見。

“怎麽就這個樣了?”劉樹春面色凝重心裏沒了底,也不知道弟弟一家現在怎麽樣了,聽說這場疫病死了好多人……

牛車拐進胡同,路過的幾戶人家門上都貼了封條,終於走到劉老漢家門口,見大門雖然關的嚴實,但沒貼封條,兩人提著的心放了下來。

劉大福跳下牛車上前敲了敲門,沒過多久裏面傳來劉翠花的聲音。

“誰呀?”

“二伯娘,是我大福!”

大門打開,劉翠花驚訝的看著門外的兩個人,眼睛瞬間就濕了。

“你,你們咋來了?樹秋!大哥來了!”

劉老漢聞聲趕緊從屋裏跑出來,見自家大哥正趕著牛車進院子,老哥倆一見面都紅了眼睛。

“快進屋,這大熱的天喝口水!幺兒,大郎先別念書了,你大伯和大哥來了!”

劉靈芝和徐淵從張秀才的小屋跑出來,見劉大富正從車上卸東西。

“大哥!”劉靈芝驚喜的跑過去。

“哎!靈芝……長這麽高了。”劉大福擡起手原本想摸頭,感覺有點夠不到,改成拍拍肩膀。

“大伯娘,大嫂,侄子他們都還好嗎?”

“好,全都好著呢,就是惦記著你們一家,這不聽說鎮裏解封了,趕緊讓我們拿東西過來看看,要不是我攔著,你大伯娘自己都要跟過來。”

兩個人幫著把車上的東西卸完,數了數。一共六袋大米,兩袋白面,兩袋苞谷。蔬菜也拿了不少,新鮮的蘿蔔,白菜,還有腌好的醬菜裝了滿滿一壇子。

“我娘怕你們不好買蛋吃,特地把家裏下蛋的兩個老母雞抓了過來,隨便喂點東西,一天一個蛋。”

徐淵抱著兩只雞,高興的眼睛都眯起來了,這下小丫有吃的了。

屋裏劉老漢和劉樹春緩了半天才把情緒穩定下來,兩人都止不住的嘆氣。

“我來時見好多人家貼了封條……那是沒人了?”

“沒了,這場病鎮上死了一半的人。”

“造孽啊……這城封了近四個月,我跟你嫂子擔心的要命,生怕你們斷了糧,如今見你一家都好,我就放心了!”

劉老漢苦笑:“嗐,我們也是運氣好,若不是收留了一位秀才公,提前幫我們出了主意,你來時見到的恐怕也是兩張封條了。”

劉樹春一聽趕緊要去拜謝一下張秀才,讓劉翠花攔下。

“不著急,大哥你跟大福今天別走了,留下來吃了飯明早再回去!”劉樹春沒推辭,他也有許多話想跟弟弟說。

劉老漢:“咱們村裏怎麽樣?沒遭災吧?”

“家裏沒事,就是去年冬天兩間老房子被大雪壓塌了,索性裏面也沒什麽東西,正好拆了春天蓋了間新倉房。”

“那就好!”

幾個人正說著話,西屋裏傳來一陣啼哭聲,估計是小丫醒了,劉翠花趕緊跑去把孩子抱過來。

“這誰家的孩子啊?”

“哎,別提了。”劉翠花把小丫的來歷簡單的跟大伯說了一遍。“她家裏也沒人了,孩子這麽小,收留了當孫女養吧。”

*

中午蒸了白面饃饃,還煮了白米粥。劉翠花把舍不得吃的鹹肉切了一大塊,炒了蘿蔔和白菜。

多長時間沒見過葷腥了,肉的香味直鉆鼻子,菜還沒出鍋,饞的兩個孩子直咽口水。

中午這頓飯幾個人終於敢放開肚子吃了,大伯給拿來的這些糧,足夠他們吃到年底。而且不封城,很快就有村上的人來鎮上賣東西,估計有幾個月,鎮上就會慢慢緩過來。

吃完飯劉翠花帶著幾個孩子去西屋睡午覺,老爺們坐在東屋炕上聊起這場疫病。

劉樹春對這個瘸腿的老秀才特別敬重,一是因為他救了自己弟弟一家,二來他們村上這麽多年也沒出過一個秀才。

“疫病怎麽起來的?好好怎麽會鬧這個。”

“這病還得從去年冬天那場大雪說起,咱們隔壁鎮子糟了雪災,死了不少人。開了春就有人去撿那死人的東西,誰成想三撿兩撿把病沾了回來,就這麽在城裏傳開了。”劉老漢搓著大哥帶來的煙葉說。

“難怪,村子裏消息閉塞,那場大雪把山路封了也沒人進城,等開春了我們才知道鎮上不讓進人,圍了一圈的兵爺。”

劉老漢嘆了口氣:“病死的還是少數,餓死的才是大頭,這幾個月我們提前存了糧尚且不夠吃,那些沒存糧的人家怎麽熬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