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三人安置下來後,徐淵又開始了每天早起讀書的規律生活。

劉靈芝則練練拳,閑暇的時候看大郎寫寫字,有時候看的興起自己也提筆寫幾個字,依舊跟狗扒拉似的浪費筆墨,寫過幾次徐淵就不讓他寫了。

倒是劉老漢平日在家忙慣了,冷不丁閑下來還不太適應,忍不住出去溜達,一來二去跟附近的鄰居混了個臉熟。

經過這幾日的打聽得知,他們住的這條街叫田家胡同。往裏走有一座四進的大宅子,是以前一戶姓田的大戶人家,前幾年染上疫病,全家上下幾十口人都沒了,房子也就充了公,至今還沒賣出去。

提起那場瘟疫,縣城遠遠比他們鎮上要慘的多,且不說得病死的人,光餓死的都不下幾百人,人們餓瘋了挨家挨戶的砸門搶糧,中間又不知死了多少人呢。

隔壁的老先生拄著拐坐在板凳上嘆氣:“幸好家裏之前存了幾袋糧食,好歹是沒把我們老兩口餓死,平日大門插的嚴嚴實實不敢出門,生怕有人進來搶糧。”

“你看這縣城裏熱鬧吧,多一半都是這兩年後遷過來的,本地人沒多少啦,你們也是剛遷來的?”

劉老漢搖搖頭,頗為自豪的說:“我家女婿來縣裏考試,暫時租住在朋友家,考完我們就回去了。”

“哎喲!”老先生看劉老漢的眼神都變了,要知道這幾年讀書的人可不多了,能讀的起書的,要不家裏非富即貴,要麽就是祖上是書香門第。他見劉老漢身上的衣著樸素,想來是第二種了!

沒幾天胡同裏都知道,新搬進來的那戶是讀書人家。

*

遠在鎮上的劉翠花這幾日總是心神不寧,一直惦記著那爺仨不知道怎麽樣了。

今日一早終於忍不住把小丫扔給張秀才,自己去秦家布莊詢問一下。

劉翠花來的時候布莊剛開門,門口的夥計認識她打招呼:“劉大嫂,過來買布啊,這幾日怎麽不見你家鋪子開門了?”

“老劉去縣城了,家裏還有孩子要看,我一個人也忙不過來等過些日子再開,你們掌櫃娘子來了嗎?”

“還沒呢,要不您進去等會兒?”

“行,你去忙,我坐這等會兒。”劉翠花搬了把凳子坐在邊上,心裏七上八下的。

沒過多久秦娘子來了,看見劉翠花便知道她是來打聽消息的。

“嫂子來啦。”

“誒。”劉翠花緊忙起身走過來。“你家相公去縣城回來沒?”

“可巧了不是,昨個晚上才到家,我今天正想去尋你,你就來了。”

“嗐,也不怕你笑話,你劉大哥老實巴交的沒出過遠門,這幾天也沒個消息,急得我是滿嘴燎泡。”

秦娘子拉著她坐下:“大嫂放心吧,人已經安頓妥了。”

“真的啊?他們去了縣城住哪啊?”

“我家在縣裏有個小別院一直閑著,剛好他們去了幫我看看家。”

劉翠花一聽這人情可欠大了:“這怎麽好意思呢!”

“嫂子放心吧,不白讓你們住,老秦說按鎮上房租的價格算,住幾日給幾日的錢。”

“好好好。”劉翠花握著秦娘子的手滿是感激,沒想到秦家做事這麽妥帖,平日裏的豬耳朵不白給!

秦娘子沒跟她提劉老漢丟了銀子的事,怕她著急上火,只撿了路上的事跟她說了說,沒一會來客人了,劉翠花怕打擾人家做生意趕緊打聲招呼離開,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

一晃就到了二月初,離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徐淵沒了之前的緊張感,反倒是劉靈芝越焦慮。

經常安慰徐淵:“考不上沒關系,咱們還小呢,過幾年再考也是一樣的。”要麽就是“童生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你看咱們鎮上許多童生還不如咱家賣豬肉賺的錢多。”

徐淵知道他哥這是擔心自己壓力太大,萬一考不好心裏難過。

其實劉靈芝屬實多慮了,今年參加科考的統共加起來還不到一百人,泗水縣還是大縣,每年有十七個名額,即便徐淵發揮失常考上的幾率也是很大的,更別說他復習的這麽認真。

從家裏帶來的草紙用的差不多了,今天打算去街上買點。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越到了這個時候,筆墨越是用的多。考試時要寫蠅頭小字,字跡既要清晰又要工整,遠遠不是用水可以做到的。

吃完早飯劉靈芝和徐淵兩人上街去采買東西,昨天剛下了點小雪,路面濕滑,來往的人走起路來小心翼翼的,生怕摔跤。

這幾日街上經常能看見背著書箱的外地人,這些人都是鎮上過來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學生。

兩人沿著街邊走,每看見一個書生劉靈芝就忍不住停下腳步,在心裏品頭論足一番:這人看著不如我們大郎精神,那個年紀這麽大了還沒考上秀才,想來也沒什麽本事,看來看去還是他們家大郎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