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二天一早,劉靈芝便去了鏢局報道。

陳四海見他想開了,高興的拍了拍肩膀道:“這才對嘛,好男兒就該出去闖蕩一番。”

昨天下午,陳四海把鏢局裏的人都統計了一遍,看看有多少人能去隴西。除了那七八個跟著他時間比較久的老人,還有幾個小光棍自願去,剩下的都不太想去。

陳四海也能理解,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沒牽沒掛的。雖說去這一趟賺的多,但危險也大,誰知道賺了錢還有沒有命花。

三千匹布需要十輛馬車運送,一輛車至少要跟一人。加上隨行的夥計,還有武行師傅,少說也要十六七個人。今早好不容易把押貨的人湊的差不多了,還差兩個功夫好的武行師傅。

鏢局裏會功夫的人不多,去外面聘請武行師傅這一趟要二百多兩銀子,還不知道靠不靠譜。

如今劉靈芝來了,省下一大筆錢不說,這小子功夫過硬,自己交過手,一個人打四五個絕對沒問題!唯一缺點就是他年紀有點小,還是第一次走鏢,怕到時候遇見劫匪不敢下手。

“靈芝啊,咱們明天就要走了,你跟家裏商量好了嗎?”

“嗯。”劉靈芝點點頭。

“鏢局有個規矩,入行前都要簽個契,免得以後麻煩,你也知道幹這行有風險。”陳四海從懷裏拿出一張紙遞給他。

劉靈芝接過來仔細看了看,單子上寫了入行規矩,若是押鏢途中受了傷,鏢局出錢醫治,斷了胳膊腿鏢局會視情況賠銀子,死了直接賠一百兩銀子……

看著有點嚇人,其實算起來這順風鏢局還算是挺有良心。普通的小鏢局若是遇上劫匪,死了便死了,根本沒有死亡賠償這一說。再者說劉靈芝他戰死了三個哥哥,當年衙門才給了三十兩銀子撫恤金,一對比還挺合適的。

“能看懂嗎?要不我讓賬房先生給你講給你聽?”

“看得懂,給我筆吧。”

陳四海有些意外,這小子居然還識字。連忙在賬房先生那要了筆和印台,劉靈芝大筆一揮簽了名字,按了手印,從今日起便是順風鏢局的一員了。

“你先回去收拾收拾行李,缺啥少啥跟我說,我讓人給你準備。”

劉靈芝想了想:“我需要一件武器。”

“嘿,你要什麽武器?”

劉靈芝伸手比劃了一下:“刀,我也想要一把你這樣的刀。”陳四海腰間掛著一把一尺多長的短刀,雖然插在刀鞘裏看不清模樣,也足夠他羨慕了。

“這把你看看怎麽樣?喜歡的話送你了,我家裏還有一把。”陳四海解開腰間掛著的刀遞給他。

“不過醜話咱們可提前說好,兵刃無眼,切莫拿出來顯擺,不小心傷人傷己咱們鏢局可不管賠啊。”

“知道!”劉靈芝接過刀,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從鞘中抽出,銀黑色的刀身閃著寒光,看起來鋒利無比。跟自己家的殺豬刀剔骨刀都不一樣,這才是武器!

這把刀跟著陳四海年頭不短了,還是他當年剛來鏢局時,帶他的師傅送的。用的是西域冷鐵鑄造的,雖算不得什麽神兵利器,但是要去鐵鋪打一把正經得幾十兩銀子呢。

劉靈芝興奮的把刀綁在自己腰上,他腰線勁瘦,不像陳四海年紀大了有肚子,挎著刀有點沉怕走著走著掉了,便解開繩子背在身後。

陳四海見他這副模樣挺好玩的,摸著下巴問:“你會用刀嗎?”

“用了七八年了。”

陳四海大驚:“你以前是幹嘛的?!”

“殺豬的。”

“……”

*

四月十二是楊氏的壽辰,今年是老太太五十五歲整壽,劉翠花打算回去給她過一次,頭一天就收拾了東西,一家四口回了劉家屯。

在村子裏來說,五十五算是大壽了,畢竟活到六十歲的人都少,七十八十那是想都不敢想。

這次回去帶著張秀才一起去的,老爺子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太好,一個人留在家裏不放心。

天還沒亮,劉老漢就套了牛車載著幾個人朝劉家屯駛去。

車上裝了不少東西,有鎮上的熟食熏肉,鋪子裏買的四盒禮點心,還有自家做的五香肉腸。春天天氣暖和,拿豬肉怕放不住招了蒼蠅,只挑好的地方切了一條豬後腿。

劉翠花前幾日在秦家布莊,花了三百多文扯了一塊棗紅色的祥雲紋緞子錦布,給老太太做了件春天穿的薄褂子。

春天的鄉間小路顯得格外幽靜,到處都是嫩綠的顏色。劉老漢揪了兩朵路邊的野花給劉小丫,小丫臭美非的讓奶奶綁頭上。

牛車走了約一個時辰,天邊一輪紅日才緩緩升起。

張秀才悠閑的坐在牛車上看著路邊的景色心情舒暢。想起小時候跟爹娘走親戚也去過一次鄉下,一晃已經是四五十年前的事,忍不住賦詩一首:“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