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重華七年,中州在徐淵的治理下迎來的第一個春節。

因為春耕沒耽誤,秋天糧食豐收,百姓基本上恢復到災前的生活,有閑暇時間的還會去山上打點秋貨拿到街上賣錢補貼家用。正如郭同知所說,他們像一顆顆頑強的種子,有一點養分和陽光就能自己紮根生長。

年前徐淵準備了兩車年貨送回京都,沒什麽值錢的東西,都是中州特產。一車送到陳英府上,另一車給柴新送了過去,感謝他幫忙買藥的救命之恩。

柴新收到東西特別高興,抽空在京都也備了一車年貨差人送了過來,恰巧趕在年三十這日送到。

禮物從車上卸下來,有給劉翠花的年禮是各色的布匹共十匹,都是京都時下流行的錦緞,摸上去如水一般光滑。給小丫送了一盒首飾,價值都不算太貴,柴新知道買貴了徐淵肯定又得想方設法還回來。

給劉老漢買了一匣子盛雲煙絲,剛好老爺子從京都帶過來的快抽完了。一見這煙絲劉老漢笑得見牙不見眼。送給劉齡之是兩雙馬靴,徐淵是文房四寶。這些東西都是大家用得上的,看得出柴老板的確費了心思。

柴新還送了封信過來,詢問劉老漢的病怎麽樣了,吃了藥有沒有見效。又說了幾件京都這些日子發生的趣事,最後囑咐老太太保重好身體,有空過來看她。

劉翠花感嘆道:“小柴這孩子忒客氣,以前在京都時就年年給咱家送東西,如今到了這麽老遠他還惦記著。”

徐淵點頭:“柴大哥確實是個重情義的人,等我抽空回封信捎過去。”

*

過完年,徐淵又忙碌起來,為了防止黃河再次決堤,他打算重修河堤。

中州現在沿著黃河岸邊的河堤還是前朝修建的,這麽多年早就被水沖的破敗不堪。這是一項巨大且長遠的工程,至少要幾年才能完工。修好了是造福中州百姓千秋萬代的事。

修大堤要銀子,前些年中州知府也提過修整河堤的事。可惜那會正趕上戶部缺錢缺的厲害,上了好幾個帖子都被駁回了。

如今徐淵趕上了好時候,國泰民安戶部銀子充裕,而且戶部尚書還是自己老師,折子上了沒幾日,皇上就允了。戶部撥錢更是痛快,一過二月,三十萬兩修堤的銀子便送了過來。

三十萬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但錢得花在刀刃上。徐淵再次召集了各縣的知府,將修建河堤的事宜傳達下去。河堤要仔細修建,民生也要重視,百姓不能叫累還叫苦。

有玉樓縣和阜南縣做前車之鑒,縣令們做事不敢含糊。知府大人神出鬼沒的,說不定什麽時候心情好了就下去轉一圈,一旦發現縣令魚肉百姓,就地正法。

*

劉青過了年十四歲了,個子像雨後春筍似的長得飛快,府學半個月休沐一次,小夥子回來一趟變個模樣。去年過來時還沒小丫高,這才半年的功夫個頭都快追上徐淵了。

年紀越大他反而越發守禮,見到小丫不敢再偷看,本著男女授受不親的禮節,每次匆匆行禮問好後,就紅著臉趕緊離開。

今日又是休沐日,劉青先去看了看爺爺奶奶,給倆老人講了講府學裏的趣事。

劉翠花拉著他道:“咱們小青越來越像大郎了。”大概是讀書人身上都有相似的氣質。

劉老漢點頭:“可不是,有時候一晃神,好像看見大郎小時候一模一樣。”

劉青靦腆的笑著,徐淵是他最崇敬的人之一,劉青有意向他學習言行舉止。耳睹目染下,自然有七八分相似。

正說著劉婉拎著食盒過來了,兩人一見面都不自覺的低下頭。

劉青連忙起身行禮:“婉兒姐姐。”

小丫微微俯身:“劉青弟弟。”

“我我我還有點功課要請教小叔,就不在這久留了,下次再來陪您二老。”劉青慌慌張張的走了出去,路過小丫身邊時不經意間聞到她身上女兒家的香氣,晃了晃神,耳根紅的快要滴血。

劉翠花捂著豁牙的嘴偷笑,然後忍不住拍著大腿哈哈大笑:“這小青咋這麽有意思啊,咱家養了這麽多孩子,像他臉皮這麽薄的還是頭一個。”

劉老漢也呲牙樂,別看他們年紀大了,其實心裏門清。

小丫抿著嘴打開食盒:“爺奶,我給你們做了一盤驢打滾,你嘗嘗味道怎麽樣?”

劉翠花撿了一個放在嘴裏咬了一口:“好吃,又軟又甜,你自己做的?”

“嗯,我同燒飯的娘子學的,可簡單了。把和好的糯米粉上鍋蒸煮,裹上豆沙餡再在綠豆面裏滾一下就成了。”

“我們丫手真巧,以後誰要娶了你可享福了!”

小丫羞澀道:“我才不嫁人,我要一直陪著爺爺奶奶。”

老太太拉著她的手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沒什麽好害臊的,你覺得劉青怎麽樣?這孩子一直住在咱家知根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