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強搶良家少男(第2/3頁)

不過,暗衛將“暗”字詮釋到了極致。他始終隱在暗處,像一道真正的影子,只要沈青琢不叫他,他便不會出現在主子面前。

沈青琢覺得很省心,越來越滿意自己當時將暗衛留下來的決定。

與此同時,他也開始籌劃培養真正屬於自己的勢力。

對於他這個弱不禁風的“空降兵”,聖上面前的“大紅人”,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們明面上不敢對他表達不滿,背地裏估計不知罵了他幾回。

他並不在意,只要這些人不當著他的面罵他,也別傳進他耳朵裏來,他大可以裝作什麽也不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將差事辦好。

北鎮撫司的事務分為兩大部分,盛京以及各地方州府。由於沈青琢不能離開盛京,日常即是進行偵查、逮捕、審問活動,監察盛京百官中不軌、盜奸、機密大事,再向光熹帝秘密匯報。

因此,自打他入了北鎮撫司,光熹帝召見他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和司禮監的幾位大太監的交道也越打越熟。

大雍設有司禮監,掌管批紅,通俗來說就是皇帝的大管家,用以制衡內閣百官。

蘇公公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底下有兩名秉筆太監,其中首席秉筆太監潘崇是他的幹兒子,同時也掌管著東廠。

此人看碟下菜,八面玲瓏,辦事極為圓滑周到,唯一的一個突破口便是好色。雖然是個太監,用來辦事兒的物件都沒了,但卻並不妨礙他好美色。

有傳聞說,正因為不能人道,潘公公折磨宮女太監的手段花樣層出不窮,進了他屋裏的人,幾乎沒有周全出來的。

沈青琢最厭惡這類以折磨人為樂的死變態,但在殿前見著了,還是客客氣氣地稱一句:“潘廠公。”

東廠與錦衣衛的關系向來微妙,權勢地位此消彼長,始終被光熹帝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如今雖是錦衣衛風頭略勝一籌,但潘崇背後還有個蘇公公,不容小覷。

潘崇一見著他,立即笑得雙眼不見縫兒,揚著聲調道:“哎呦,鎮撫大人又來覲見聖上啊。”

沈青琢微一頷首:“有個重要的案子要向聖上匯報。”

“北鎮撫司近來公務繁忙,可喜可賀啊。”潘崇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這張比女人還漂亮的臉,在對方冷臉前拱手笑道,“那咱家便不耽誤鎮撫大人了。”

沈青琢拱手回禮,轉身踏進禦前殿。

光熹帝正躺在龍榻上假寐,殿內熏著龍涎香,煙霧繚緲。

由於身體每況愈下,光熹帝近來開始遍尋道士高人,鉆研修仙煉丹之術,以求長生不老。殊不知,那些丹藥只會更快地將他送上黃泉之路。

沈青琢跪地請安:“皇上聖安。”

“平身。”光熹帝緩慢睜開日漸混濁的雙眼,“給事中彈劾主考官廉鐘,殿試徇私舞弊一案,可有進展?”

“回皇上的話,錦衣衛在廉大人家中並未發現大量金銀玉器。”沈青琢如實回稟道,“廉府一貧如洗,家中女眷皆身著素色棉麻衣。”

光熹帝嗤笑一聲:“如此說來,沈卿以為,廉鐘是被冤枉的?”

“臣以為,此事並沒有那麽簡單。”沈青琢沉聲道,“正因為廉鐘家裏一貧如洗,反倒有欲蓋彌彰之意,愈發令人生疑。”

光熹帝看他一眼,同意道:“繼續查吧。”

沈青琢:“微臣遵旨。”

光熹帝歇了一口氣,又開口問道:“近來,太後可有私下傳召你?”

沈青琢面不改色:“不曾。”

“你母親,是太後的侄女沒錯。”光熹帝語氣高深莫測,“但你要清楚,沈氏效忠的,到底是誰。”

沈青琢當即跪下:“父親忠心耿耿,青琢自然也誓死效忠於皇上。”

“好,你拎得清,朕便放心了。”光熹帝嘆了一口氣,“你入北鎮撫司後,辦的幾件案子還算妥當。好好幹,朕不會虧待於你。”

“謝皇上擡愛。”沈青琢語氣堅定地回道,“臣,定不負聖恩。”

“先退下吧。”光熹帝無力地揮了揮手,又想起什麽似的,“七皇子,近況如何?”

沈青琢略一思索,回道:“一切照常,七殿下近來在演武場待得多。”

光熹帝閉上眼睛,“也好。練好了身體,將來活得也長久些。”

***

沈青琢自禦前退下,回自己的住所。

半道上,他忽然調轉了腳步,徑直往長樂宮的方向去了。

他沒在光熹帝面前撒謊,他近來忙於北鎮撫司的公務,而小徒弟除了讀書練字,其他時候都在演武場揮霍精力。

這回算起來,兩人已有三日未見,他不能顧此失彼,疏忽了小徒弟的教育。

天色將晚,沈青琢一踏進長樂宮,便見外殿跪了一地的宮人。

“怎麽回事?”他隨口問了一個跪在殿門口的小太監,“七殿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