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不止長了個頭(第2/3頁)

蕭慎眉峰微挑,唇角勾出一抹笑意,意味深長道:“先生放心,絕對不止長了個頭。”

這一笑,英俊的面容上竟顯出一絲說不出的邪氣。

沈青琢雖沒聽出他的話外之音,但也能感受到笑裏的不懷好意,立即叮囑道:“你且好好養傷,不許輕舉妄動。”

得到再三保證後,這才離開長樂宮,回北鎮撫司處理公務。

不出所料,晌午後,光熹帝又召見了他。

“咳咳咳……”光熹帝剛喝了一口參湯,就被嗆得直咳嗽。

元妃連忙放下玉碗,一邊用錦帕擦拭飛濺的唾液,一邊輕撫皇上的前胸替他順氣。

“不喝了……”光熹帝緩了好一會兒,有氣無力地揮了揮手,“愛妃啊,你先下去吧。”

元妃恭順地應道:“是,皇上好生歇息。”

說罷,她便端起銀盤,目不斜視地退出內殿。

“青琢,你過來些。”光熹帝又朝沈大人招了招手,“到朕床前來說話。”

沈青琢依言走近龍榻,“皇上有何吩咐?”

“去看過老七了嗎?”光熹帝慢慢問道。

“看過了。”沈青琢垂眸,語氣平靜地回道,“晉王殿下傷勢不輕。”

“朕也瞧過了,能撿回一條命,也算是老七命大。”光熹帝看著他,“太醫院那邊怎麽說,能治得好嗎?”

沈青琢小心回道:“太醫說了,殿下傷勢雖重,但好在未傷及根本。至於能不能痊愈,何時痊愈,就要看皇上您……”

“朕當初將老七送去綏西,本對他沒抱什麽期望。”光熹帝頓了頓,自顧自道,“不曾想,這場仗竟打得如此漂亮。”

沈青琢淡淡道:“綏西本由袁將軍鎮守,未必全是晉王殿下的功勞。”

“你這話倒也沒錯,朕遠在盛京,摸不清綏西那邊的情況。”光熹帝嘆了一口氣,“但,朕不能冒險。”

沈青琢一聲不吭,等待下文。

然而,光熹帝忽然換了話頭:“青琢啊,你覺得,朕剩下的幾個兒子裏,哪一個最適合當皇上?”

沈青琢眸色微沉,“臣不敢妄言。”

光熹帝說的是當皇上,而不是當太子,說明他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其實有數。

光熹帝承諾道:“你盡管說你心裏的想法,朕絕不怪罪。”

沈青琢沉吟一番,擡起眼眸,“趙王殿下自幼體弱多病,梁王殿下智弱難當大任,燕王殿下有一半南樂血統,臣以為,這三位殿下皆不適宜。”

“嗯……”光熹帝眼皮微闔,“繼續。”

沈青琢不動聲色道:“剩余的三位王爺中,唯有楚王殿下智勇雙全,文武兼備。”

光熹帝神色如常,表情幾乎無一絲變化。

一霎那,沈青琢明白過來,三皇子從來都不是光熹帝心中首選的繼承人。

但以如今的局勢來看,羽翼豐滿的只有蕭弘曜,若是不想蕭氏江山旁落,光熹帝必然還是會選擇三皇子。

“老三和老二有個一樣的毛病,心眼兒太多。”光熹帝睜開雙眼,“只不過,他比老二沉得住氣。”

沈青琢附和道:“大多聰慧之人,皆是如此。”

“老七呢?”光熹帝瞥他一眼,“你好歹曾教導過他,倘若將來老七做了皇帝,你就是名正言順的帝師了。”

“若是真有那一日,晉王殿下能不能容得下微臣,還得另說。”沈青琢苦笑道,“皇上就別拿臣開玩笑了。”

“哈哈咳咳咳……”光熹帝跟著發笑,沒笑兩聲又咳嗽起來,好半晌後才繼續道,“兩件事要你去辦。”

沈青琢拱手:“微臣洗耳恭聽。”

“第一件事,盯緊長壽宮,有任何動靜,及時來向朕匯報。”光熹帝低聲吩咐道,“第二件事,晉王殿下傷重,開春前恐難以痊愈。”

“是,微臣明白。”沈青琢應聲,“臣先行告退。”

甫一退出內殿,正好與潘公公迎面撞上,他低聲道:“潘公公,借一步說話。”

“沈大人。”潘東升應聲,跟著他轉身走出去。

沈青琢在殿外無人處站定,直接了當問道:“最近,皇上有沒有什麽動作?”

潘東升回道:“皇上寫了封密函,秘密召秦王回京。”

沈青琢雙眸微斂,“秦王蕭律馳啊……”

看來,光熹帝也意識到這個年不會過得太平,這才急忙傳召秦王回來坐鎮,唯恐到時遠水救不了近火。

“你先去伺候皇上吧。”沈青琢壓低了嗓音,“若是太後召見你,要你為她辦什麽事,你得應了。”

潘東升面上一驚,立即打起精神來:“是,小的明白!”

***

處理完當天的公務後,沈青琢先回霽月閣,執筆寫了一封密信,命人快馬加鞭,秘密送至幽北。

隨後他換了一身衣裳,去往長樂宮,不料半路上忽然飄起了零星的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