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這一日,京城中安靜了。京派與南派夫人同時偃旗息鼓:因宮中已傳出旨意,明日太後娘娘要召見那位小林大夫。

許多吃瓜上頭摻和進團戰的夫人們,如同被冷水潑了一樣清醒過來,此事怎麽還驚動了宮裏?

不過這位小林大夫進宮,只有兩個結局:一則得到皇家認證,坐實醫道天授的傳說,要不就是名不副實,被太醫們戳穿虛假名聲掃地。

無論哪一個結局,明日都會塵埃落定。

那大家現在還爭個什麽勁?排排坐歇歇嗓子,等明日瓜出來再戰唄。

吳家。

吳老夫人不是愛禮佛之人,卻都在聽了這個消息後,趕緊去佛前點了一炷香。

吳姑太太無語道:“母親,臨時抱佛腳只怕沒用。”

吳老夫人道:“你懂什麽,我平時就在心中禮佛的。”

吳姑太太擔憂道:“母親,咱們是信得過小林大夫的醫術,但也知道,她一直只擅長針灸,並不長於看脈案開方子,更不會跟太醫一樣長篇大論背醫書論病候。若是明日太醫院以此考較,為難小林大夫可怎麽好?”

吳老夫人聞言無話可回答女兒,只能又點了一炷香。

吳姑太太:……

——

“姜姐姐有把握嗎?”

蘭芝院中,黛玉和林姜好容易送走了來關心此事的賈家眾人,能夠單獨說說話。

說起林姜的醫術,除了林姜自己,沒有人比黛玉更清楚。

黛玉能察覺出來,很多時候姜姐姐不是清楚的了解症候,她只是下意識就會紮針治病,仿佛一種天賦。所以黛玉比別人都相信林姜是醫道天授。

可問題是,宮裏太上皇皇上他們能不能信啊!黛玉擔憂的是,若明日太醫院真的弄個脈案來考開藥方,姜姐姐答不出,一個弄虛作假的名聲傳出來,她的一生行醫之志豈不是完了?

林姜推了推眼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林妹妹也別用老眼光看我啊。”

黛玉幽幽道:“咱們也沒別過三日,如何刮目?”

林姜笑容明亮:“你放心,我肯定好好的從宮裏出來。”

黛玉見她真的很是自信,不由心中一動。

是了,近來姜姐姐開始給自己開藥喝了。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呢?是從到了賈家?是,但好像又不是。

黛玉看向了林姜,她有個古怪的感覺,似乎有了這副眼鏡後,姜姐姐給人看病時候更自信了。

隨即她又放下了這個奇異的念頭:要是一副眼鏡可以治病,太醫院早就瘋狂進購眼鏡了。況且姜姐姐這副眼鏡,黛玉為了好玩也戴過試試,除了覺得眼前花的惡心外,並沒有什麽異常。

林姜不知道黛玉一瞬間的靈感,幾乎猜透了她的底牌。

她只是再次認真逛起了商店:林姜是個守財奴囤囤鼠,但不代表她不愛看好東西。

這些日子,她早把系統開啟的四層商店逛得熟了,也看好了幾樣珍貴的商品,預備著明日進宮隨機應變。此時再次背了一遍貨物編號和搜索關鍵詞,便於需要時迅速下單。

之後她就沉下心來,等明日的入宮。

次日是個晴朗的天氣。

林姜坐著宮裏派出來的馬車,一路到了宮門口,便由坐馬車換了步行,往太後慈安宮去。

來引領她的太監很是客氣,林姜準備的見面財他都不肯收,把手擺的團團轉:“小林大夫折煞奴才了,要收了您這錢,師父一定會罵我的。”

林姜疑惑:“不知這位公公的師父是哪位?”

小太監堆笑道:“小的師父正是明正宮總管。”

林姜恍然大悟:“原來是畫眉公公的徒弟。”看來這趟進宮,也在皇上安排之下。

慈安宮中,樹木婆娑,陰涼委地,絲毫不覺夏日的炎熱。處處都是精雕細琢的精心,可見太後娘娘在宮中過得舒服。

果然林姜一見,正是位養尊處優保養極好的老太太。算年齡已近六十,但看著跟四十多歲的女人一樣,雖眉眼處有些皺紋,卻沒有老邁衰敗之態。

太後娘娘並非當今皇上生母,皇上生母是早就沒了的,太後只是教養過皇上兩年的嫡母。

當年太後做皇後的時候,只有兩個女兒,既知沒有兒子能繼承皇位,太後娘娘對皇子們倒也一視同仁的寬厚。

故而後來皇上登基,待這位嫡母也很是敬重。太上皇對這陪伴自己四十余年的發妻,也是情義頗深。太上皇這些年因病痛困擾,性情早已扭曲,簡直是鬼神莫近的難伺候,也就是太後還敢主動來找太上皇說兩句話。

此時太後高坐鳳位,看著在下頭請安的林姜,帶著興致盎然地笑容:“快過來讓本宮瞧瞧。”

自有嬤嬤引著林姜上前。

太後上下打量了下林姜,樂道:“這樣嬌滴滴的小姑娘會瞧病?若是真的倒真是稀奇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