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可惜的是, 次日元春回府,林姜並不在。

自從升了太醫院院正後,她再也沒了剛入職時, 可以隔日來上班的福利。她如今是同原先的秦院正一樣,每日去宮裏報道, 隔十日才有一天休沐。

林姜深覺升了一級增長的工資,完全不能彌補她每天早起入宮的痛苦。

不過在其位謀其政, 皇上頂著輿論壓力,給了她正經的院正官職, 她也就要兢兢業業當值,不落人話柄,不能辜負皇上的破格錄用, 更不辜負系統和自己一路走來的冒險辛苦。

故而這第二日, 賈元春奉旨出宮, 她就無緣親見。

只好下班回來再聽夏嬤嬤傾情轉述:府裏自賈母起所有人都哭成了一團。偏生這哭的真正緣故還不能明說, 只好邊哭邊感激皇恩浩蕩, 讓她們骨肉團聚, 這才忍不住驚喜落淚。

倒是邢夫人,在榮慶堂陪哭過後, 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 馬不停蹄來到蘭芝院給黛玉道喜, 打聽姑老爺林如海回京的具體時間。

夏嬤嬤指著林姜身下的座位:“大太太坐在這兒談笑風生了半個時辰才走。”

林姜聽得樂不可支。

邢夫人也真是個神人了, 總是與賈家其余人格格不入。

倒是她忘了, 這府裏也不是人人都會為了元春愁雲慘淡——比如大房賈赦邢夫人夫婦, 就是喜歡比較多:二房本來就住了榮禧堂, 替大房當家作主, 這要再出個皇妃, 有生之年,他們還會把榮禧堂讓出來嗎?

還不如元春沒了指望,哪怕一家子少些依仗光輝,也好過二房一直鳩占鵲巢。

大房還是盼著賈璉穩穩的幸福,入住榮禧堂那一日。

-

八月金桂飄香時節,林如海奉旨進京,於正午後,在官碼頭下了船。

距離他上一次進京,已有三年之期。

再見京城繁華盛況,更勝從前,林如海一顆愛國愛民的心,就覺得安慰。

三年前他是孤身回京的,當然也少不了上榮國府去拜見嶽母。彼時還未出賈敏三年喪期,黛玉尚且年幼,林如海又得林姜醫治,身體康復如初能夠自行照料女兒,是不肯送黛玉上京的,那一回可叫賈母念叨了好歹。

他入京拜見一次,離京辭別一次,賈母都是當著他落淚不止,只口口聲聲要見‘她可憐的外孫女黛玉’。

不知道的還以為林如海是個後爹。

而這回再來,林如海倒不知賈母還要跟他說什麽了:據他從夏嬤嬤和範小青兩人口中所知,女兒在榮國府過得可並不怎麽稱心如意。

巡鹽禦史一職已然交了出去,林如海心中盤算,無論皇上給他一個什麽職位,是留京還是外派,他總要從榮國府帶走女兒的。

唯一讓林如海十分擔憂的是,林姜肯定是離不開京城的。

一想到要把她獨個拋在京中,還是留在深深皇城內,讓她一個姑娘家坐鎮太醫院,林如海就睡不著覺。這一路上京思來想去,甚至動了入京後去找老座師、故舊親友走動一二,找找關系留在京城當官護著侄女的心思。

不過這些走親訪友的事兒都是後話,作為前任巡鹽禦史上京述職,林如海入京的第一件事就是遞折子入宮請見。

在見到皇上之前,他當要避嫌不見任何京城官員。

以他的官位和述職的重要性,只要皇上這日沒有大事,定然會召見。故而林如海連官袍都是在船上換好了的。

果然皇上直接允了他的請安求見折子,召他立時入宮在明正宮陛見。

林如海剛踏入宮門,就看到了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說熟悉是因林姜在他府裏呆了三年之久,在林如海心裏也是另一個女兒了,哪怕逾年未見,記憶中容貌也未淡去分毫,遙遙一望就認了出來。

可這乍一見,也是陌生的:只見林姜身穿青色官袍,腰間一枚玄色嵌玉扣束帶,笑容明亮,神情疏闊,竟真有了些為官執掌一部的英氣,再不似當年姑娘家形容。

“叔父!”

林如海禁不住眉眼都是笑,卻又關心道:“這個時辰,你怎麽來宮門處等我?陛下隆恩,許你太醫院正一職,你該盡心值守才是,萬不可驕傲起來……”

林姜眼前開始轉圈圈:林如海是最標準的心懷大志的儒家官員,學問又好講起大道理來是一套接著一套,可以說到明天早上。

比起來,系統爸爸在這方面就堪稱野兔式管理,見了她只會直接撒錢,不在乎她具體幹了些什麽——只要系統聲望值在漲,系統就是和顏悅色的滿意父親,覺得女兒真棒。

林如海卻是奉行言傳身教,要從點滴抓起,讓孩子從細節處感受到父愛如山。

兩人完全相反。

於是林姜連忙求饒打住:“叔父別念了。我來接您是陛下恩準的。”

林如海這才罷了。

且說林姜過來,確實是皇上允許的——皇上心裏有事兒呢,要從人家林家定走兩個女兒,當然要對家主林如海更和氣些,提前要給人家點糖吃,於是特意讓林姜去接一接叔父,體現一下他這個皇帝的重視和寬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