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葉蔓沒想到出個主意還順便給自己攬了個活兒。

她坐在桌子前,看著攤開的信紙,不知道往哪兒下筆。她只有初中文化,上輩子寫得最多的也是實用性極強的銷售計劃、銷售總結,哪知道稿子怎麽寫啊。這不是文化人幹的活兒嗎?梅主任還真是高看了她。

不過將這稿子交給別人,葉蔓還真不大放心,因為這個稿子寫好了,是可以在全縣範圍內掀起一股新思想的宣傳浪潮,對葉國明這樣的賣女兒之流起到震懾作用。沒有人能有比她更深的體會。

所以葉蔓很想做好這個事。

她深深地吐了一口氣,認命地拿起桌子上的《溪化日報》,認真研究起來。既然不會,就從頭開始學,這事再難,能有上輩子難嗎?

葉蔓沉下心鉆研《溪化日報》。好在廠子裏有借閱室,保存有往期的報紙,葉蔓去將前幾個月的報紙借了出來,先大致翻了一遍,搞清楚了《溪化日報》的風格。該報傾向於正面報道,負面新聞很少。

所以她的這篇稿子也不能寫得太消極,在揭露長永縣還存在著父母包辦婚姻,換親這樣的陋習的同時展現出積極的一面。不然稿子很可能過不了主編那一關。

確定了基調,葉蔓開始在往期的報紙上搜類似的報道。她不知道報紙上的稿子怎麽寫,時間又比較緊迫,最好的辦法就是仿寫,參考同類新聞報道的寫作方式,這樣雖然可能不會很出彩,但少了被斃稿的風險。

花了半天時間,葉蔓整理出了八篇類似的報道。

“忙什麽呢?大家都下班了,你怎麽還不走?”趙部長的聲音提醒了葉蔓。

葉蔓擡頭,發現維修部又只剩她和趙部長師徒了。

“趙部長,幾點了?”葉蔓沒有表,看天色判斷不出準確的時間。

趙部長擡起手腕看了一眼:“快五點了,下班吧。”

是該下班了,葉蔓將這幾份報紙折疊起來,放到自己的包裏,準備晚上回家再看,然後跟趙部長師徒一起出了門。

趙部長想起昨天的事,又問了一嘴:“再過兩個來月就要過年了,三妮,昨晚我跟你嬸子說的,你可要放心上啊。”

他們廠子的轉正指標一般都年底公布,再不行動,今年就沒機會了。

葉蔓有些無奈,趙部長還惦記著這個呢。正好走到大門口,葉蔓回頭看了一眼空蕩蕩,沒幾個人的廠子,問道:“趙部長,你覺得就大家這上班的積極性,咱們在廠子裏真的能幹一輩子嗎?”

怎麽就不能了?趙部長下意識地想反駁,可對上葉蔓認真的眼神,還有維修部職工們懶散的工作作風,他頓時不知道該怎麽說了。

葉蔓也沒指望他能馬上想通,只是邊走邊說:“趙部長,國家不可能憑空創造財富,財政的收入從哪兒來?都是各大廠礦企事業單位繳納的稅款和利潤,還有農民上交的農業稅等等。可如今很多廠子不但每年沒有利潤上繳,反而要國家花費巨額的財政來補貼虧空,你覺得能長久持續下去嗎?”

“這就跟咱們一個大家庭是一樣的,每個成員每月交的生活費至少要夠家裏的開銷,大家庭才能運轉下去。若大部分成員都沒錢上交,每個月還要讓大家庭出資補貼,久而久之,你說這個家還能一直維持嗎?”

這個比方就很淺顯易懂了。

趙部長露出深思的神色,但他顯然還是不願意相信自己幹了十幾年的廠子可能一朝就沒了。

“這,這哪能一樣啊!”

這語氣太沒說服力了,而且他也說不出為什麽不一樣。

葉蔓知道,他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但要消化乃至於接受廠子未來可能倒閉這個事實,還需要時間。

她笑了笑:“趙部長,我要去買點東西,先走一步。”

說著走向了岔路口。

等人不見蹤影了,趙部長怎麽想也不是滋味,扭頭問小徒弟:“小周,你說咱們這好好的廠子有一天可能會倒閉嗎?”

小周瞥了他一眼:“師傅,是你告訴我,沒什麽東西是一直不會壞的。既然咱們造的機器會壞,那我們建的廠子為什麽不可能倒閉?”

“好小子,反將師傅一軍啊!”趙部長狠狠揉了揉他的腦袋。

……

葉蔓其實沒啥事,只是想去外面吃飯。她一個人,地方小,開火太麻煩了,還得買一堆的東西,反正中午有食堂可以吃,索性晚上就去外面吃點東西了,這樣省時間省事,吃過飯也好回家繼續寫稿子。

1985年,個體經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民以食為天,餐飲業是發展最快的,街邊支起了不少小店,葉蔓挑了一家看起來比較衛生的,點了一個菜。

等待吃飯的間隙,葉蔓支著下巴打量起三十年前的長永縣,一擡頭正好對上斜對面的國營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