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奴幹吼完,轉身自己也向著熾舒狂奔而去,才奔出兩步,伴駕於攝政王身側的一名武官模樣的人再次挽弓,向他發箭。

又一箭離弦而出,迅捷如電,隔了數十丈遠,不過一個眨眼,馳掣而至。

噗的一下,鋒利簇頭釘入了他左腿的膝窩,貫穿透了出來。奴幹撲跌在地,掙紮了幾下,竟立刻又從地上爬起,一刀砍斷了箭杆,拖著傷腿,沖回到了熾舒的身旁。

這接連發箭射倒二人的武官,便是禁軍將軍劉向。

那日,他奉命入禁苑去接王妃,帶了人,分頭地到處去找,走遍了她可能去的地方,卻始終不見她人。就在他焦急之時,收到了那兩名前些日隨王妃出行的侍衛的消息。

侍衛是在縱馬狂奔折返的路上,半道與劉向派出的人相遇的,說王妃前幾日為了狩到一頭鹿,越去越遠,因她坐騎彪駿,昨日逐鹿之時,竟將他二人丟在了身後,等到他們追上,已徹底找不到她了,用約好的能傳送到遠處的鹿哨聲聯系,也沒有她的回應。兩人在那一帶尋找,尋到一道矮丘旁時,發現了一處有過打鬥痕跡的地方,心知必定是出了事,不敢耽誤,當即往回趕來,總算這裏相遇,報上了消息。

劉向驚懼,推測王妃極有可能已遇到險情,不知她此刻到底如何了。禁苑實在太大,若自己推測屬實,再這樣漫無目的去尋,不說海裏撈針,時間就耽誤不起。他正想派人回頭去向攝政王遞送這條消息,讓天門司再派些擅長追蹤的人手前來助力,沒想到攝政王這個時候也親自從後趕到了,陳倫帶了人同行,還驅出了鷹犬房的細犬。細犬是宮廷豢養的狩獵犬,嗅覺靈敏。一行人馬不停蹄趕到那個地方,果然,不但確如侍衛所言,那片矮丘前殘留了打鬥和多人的雜亂足印,而且,也在附近起出了一具被草草掩埋的屍首。屍首下腹和胸心兩處受到了匕首的深入刺絞,推測人或許是被王妃所殺。

這個死者人高馬大,雖已死去幾天,但仍能辨出渾身肌肉虬結的跡象,生前,絕對是個強悍的武人。據足印來看,對方也至少有十人以上。死者尚且如此,其余的,武力應當也不會差多少。

而王妃卻只是孤身一人。

她便是將軍,再奮勇過人,受到如此多的強敵圍攻,想要脫身,談何容易?

如此情境,換成無論是哪一個人,縱然神勇過人,十有八九,此刻應當也已落入對方之手。

劉向當時已被告知那群人的底子,極有可能是狄國的南王熾舒。

鎮守雁門直面北狄的姜大將軍之女,名聲赫赫的大魏朝長寧女將軍,還有一個新的身份,當朝攝政王的王妃。

如果她真的落入熾舒之手,被狄國用作人質,除她個人安危之外,這對魏朝將是一個何等難堪的羞辱,對邊關的軍心,又將是何等的重大打擊!

想到這個可能,他悚然不已,冷汗當時從後背就冒了出來,看見攝政王神色陰沉,只令馭奴驅眾多細犬嗅足了附近的殘味,立刻便率隊追了上去。

這條追索路徑竟意外得迂回。禁苑邊緣便是老林了,再進去,荒原起伏,古木森森,野地時有疾風,細犬也數次失了方向,靠著人力,在莽蒼的野草沒脛的地上尋著馬蹄殘印和排泄的痕跡才能前行,異常艱難。

不過,從前頭追下來的路徑來看,倒不像是捉了人緊急逃亡的選擇,更像前躲後追。或許,也可以據此再次推斷,王妃並未落入對方之手,而是正在逃亡的路上。

無論哪種可能,她都身處險境,隨時會出意外。便如此,一行人幾乎是夜以繼日,今日傍晚追抵到了這一帶,正尋著方向,忽然望見前方一團起來的蹊蹺山火,遭遇到了一處。

劉向這一箭是想射倒對方,盤問王妃下落。他在軍中之時就以箭法出眾聞名,早年還曾教過年幼的大將軍之女。自己發的箭簇,既貫腿而出,力道必然足以令膝骨碎裂。這一點他毫不懷疑。卻沒想到此人強悍如同熊羆,竟生生地熬住了這一箭,依然奔逃而去。

劉向意外之余,愈發擔心起了王妃,立刻跟著攝政王,縱馬追了上去。

束慎徽策馬奔到前方不遠處的坳口,率眾,慢慢停馬,展目望向前方。

一個披頭散發身材高大年紀看著和他不相上下的男子在十來個人的簇擁下跨在馬背上,正也往這拗口方向縱馬急來,便就如此,兩方面對面地撞在了一處。

對方猝然停馬,韁繩拽得身下坐騎昂頭掀蹄,發出了一陣驚恐的嘶鳴之聲。方才那名膝部中箭的人帶著三名和他一樣還在馬下的人立刻列隊。沒有任何的停頓,連發的弩箭便嗖嗖地朝著這個方向激射而來。

那披頭散發之人,也展了他精絕的騎術,驚起的馬蹄尚未落地,馬首便被他在半空硬生生地調轉了過去,在另外幾人的持護下,迅速朝著山麓的另個方向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