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3頁)

他們贏得分外艱難,終歸是贏了。

樂無晏加固了逍遙山的護山法陣,那些人原本並不能輕易進來,是太乙仙宗的長老們獨自上山來,告知失憶了的徐有冥他的身份和來歷,懇求他回去,徐有冥一時放松了警惕,叫那些人尋得機會,攻進了法陣之中。

隨後上來的,還有以極上仙盟盟主為首的玄門百家。

先是曉之以理、再是威逼利誘,徐有冥始終擋在洞府結界前,沒叫他們如願,直至樂無晏突破渡劫,自己打開了結界。

樂無晏不知道這是否仍是一場夢,可若是夢,不會這般真實,突破了渡劫的他自己是真實的,一心一意護著他的夭夭也是真實的。

樂無晏試圖問他:“那你想起來了嗎?你真是太乙仙宗的弟子?當真不打算回去了?”

“記得一些,不回去了,”徐有冥道,手指擦過樂無晏略顯蒼白的面頰,“你我結契道侶,你在哪,我便在哪。”

樂無晏看著他,生平第一次真正嘗到了難過的滋味,在被明止劍洞穿身體,以為自己即將魂飛魄散之時,他都沒有這樣難過過。

他並非不恨這個人,只是不想去恨,不想顯得自己太過失敗,只能苟且偷生、怨天尤人,所以他寧願不恨。

如果這真的不是一場夢,孰為真、孰為假,他已不願再去想。

經這一場浩劫,逍遙仙山滿目瘡痍,那些依附樂無晏過活的低階魔修和小妖修全都跑了,唯小牡丹一個留了下來。

樂無晏罵他是個傻子,小牡丹笑笑無所謂道:“我修為低下,跑也不知能去哪,不如留在尊上身邊,大不了便是一死,說不得下輩子投胎還很換個天資更好的殼子。”

從來看他不順眼如徐有冥,也難得改了態度,送了他一本劍法,讓他以後跟著自己練劍。

那以後逍遙山中僅剩下他們三人,日子過得愈發逍遙。

被玄門中人摧毀的殿閣和洞府重建起,樂無晏與徐有冥日日在其中雙修,不過半年,徐有冥也突破了渡劫,天下再無敵手。

徐有冥進境出關那日,太乙仙宗的宗主懷遠尊者親自登門,徐有冥只在山腳下見了人,無論對方如何苦口婆心,甚至以早已飛升的師尊之言規勸,徐有冥始終沉默不語。

最後他將明止劍遞還,那是當年他結丹之時師尊親賜給他的本命劍,如今他將之還給他的大師兄,從此恩斷義絕。

他不但叛出了宗門,更叛出了師門。

懷遠尊者痛心疾首:“你寧願與整個正道為敵,也要為了他義無反顧地墮魔?”

徐有冥卻問:“何為正,何為魔?”

懷遠尊者握緊手中明止劍,提醒他:“即便他有苦衷,但他所作所為,天道不容,你當真以為你們能輕易這般雙雙飛升?”

徐有冥閉了閉眼,再不多言,後退一步,彎腰最後與懷遠尊者行了一禮,轉身離開。

樂無晏在山門口等他,徐有冥的神色始終平和,從正道楷模淪落與魔頭為伍,為天下人不恥,於他卻仿佛無半分觸動,唯有在看到樂無晏的笑臉時,他的眼神裏才有了柔色和光亮。

樂無晏問他:“若當真為天道不容怎麽辦?”

徐有冥看向他:“人定勝天,總能有辦法。”

樂無晏怔了怔,那個徐有冥不是這樣說的,那人說“在人心與法禮之上,還有天道,誰都逃不掉”,那時他目光沉黯,像壓抑著某種極其痛苦的情緒,絕不是面前這個自信滿滿,說著“人定勝天”之人。

為什麽?

“別怕,”徐有冥的聲音拉回了樂無晏的思緒,他道,“會有辦法的。”

樂無晏並不怕,生生死死,經歷過一次,還怕什麽,他也從來不覺天道可怕。

那以後正道還圍剿過他們數次,以極上仙盟為首,始終不放棄針對他們。

樂無晏與徐有冥聯手,從不落下風,再未讓人破開過逍遙山的護山法陣。

世間傳言逍遙山中藏了鳳王骨,樂無晏問徐有冥,徐有冥卻搖頭,說他從未見過此物,不知流言蜚語緣何而起。

徐有冥提起這些時目光格外坦蕩,眼中唯有疑慮,不是遮遮掩掩一時說“未見過”,一時說“沒有了”,他是確實不知道。

樂無晏聞言深吸了一口氣,也罷,或許這確實只是一場夢、一場無上的美夢,他既願在夢中不復醒,又何必追究太多。

他們如今追求的,唯共同飛升而已。

修為至渡劫期後,離成仙便只差最後一步,一旦得天道感召,便能渡雷劫飛升,這一過程少則十數年,多則上千年,蓋因各人所悟之道不同、道心純粹與否,所需耗費時間不一。

懷遠尊者說他們想雙雙得到飛升不會那般輕易,樂無晏信,徐有冥也信,他們想一起飛升,要做萬全的準備,樂無晏比徐有冥更難,魔修者飛升所渡雷劫要比玄門修士多整整二十七道,渡劫時隕落者十之六七,甚至這萬年以來,已久無魔修之人成功渡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