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頁)

說的是秦姨娘,鐘萃表情平靜,當沒聽見。她更震驚於穆氏說的話。

鐘萃自小跟著王、張兩位嬤嬤長大,除了張嬤嬤偶爾會教她一些裝傻充愣外,沒有人教過鐘萃怎麽從一個人的聲音、態度,表情中去分辨好壞,甚至如何與人周旋算計,這本該是生母教導的處世之道,鐘萃卻從來沒學過。

鐘萃是可以聽出來四姑姑跟大夫人穆氏之間有些不對,都是憑的直覺,但她們的過招,說話中每一句背後所代表的含義她卻是不懂的,現在有了大夫人把每一句掰開講出來,鐘萃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四姑姑不是在給大夫人求情說話呢,難怪老太太更生氣了。

當著這麽多姑娘的面,老太太也不能揪住不放,只是對穆氏沒了好臉色。又叫姑娘們上前給鐘明蘭認認。到鐘萃,鐘明蘭親自走了下來,把手腕上帶著的金鐲子玉鐲子往她手上戴:“我這個侄兒長這麽漂亮,就應該戴這些漂亮的首飾。”

“我這次也給五姑娘準備了不少的衣料首飾,都是瓊州的大閣樓裏親自打的,連銀票我都準備好了,母親,府上給五姑娘準備好了麽。”

鐘明蘭對鐘萃格外大方,除了鐘萃,其她的姐妹們也有首飾頭花,大把大把的往外灑。

鐘萃嫁妝的事情老太太偶爾會過問,都是交給了穆氏在管,穆氏見鐘明蘭看過來,勉強擠出笑容:“都準備得差不多了,衣料首飾,藥材,銀票都有備下的,姑奶奶放心吧。”

穆氏大恨,都嫁人了還想管著娘家的事。

鐘明蘭扶了扶頭上的絨花:“左右五姑娘還有幾日才進宮,我也正好沒事做,這幾日順便幫幫大嫂吧。”

——【逞威風都逞到娘家來了,她一插手,我這個嫡母要是有丁點當得不好,鐘明蘭都能拿捏住我的把柄大勢宣揚,她主意到是打得好呢!】

鐘萃原本是猜測,四姑奶奶鐘明蘭說這句話是想同穆氏修復關系,維持姑嫂的和睦,聽到大夫人穆氏的話才知道,原來還有這一層意思在。鐘萃很是受教。

坐了小半個時辰,老太太露出了疲態,她們便告退了。鐘明蘭還要安置帶來的行禮和下人,也很快走了。穆氏不著痕跡的在鐘萃身上瞥了眼,見她低眉垂眼與往日一般恭敬,這才帶著人離開。

夜裏,還有給姑奶奶準備的接風宴,府中大大小小的主子們都出席了,侯爺鐘正江幾個還專門為鐘明蘭備了禮。鐘明蘭此次帶了好幾輛馬車的行禮,當晚還跟幾位哥哥商議了一番,第二日,鐘正江便叫人拿了自己的名帖,把四姑奶奶鐘明蘭帶來的一雙幼子送到書院裏進學去了。

府上傳了好幾日,都說四姑奶奶這是要長留京城的打算了。王嬤嬤替她送了水,還說起姑奶奶這幾日早出晚歸的,有下人還瞧見姑奶奶去了牙行,像是要買宅子了,“不知是不是四姑爺要回京述職了,四姑爺官位做得大,要是進京述職,身上的官職便要越過侯爺去了。”

姑奶奶嫁的人家姓趙,趙大人現在都是五品官,一回京官職往上升一階便要壓過侯爺鐘正江。鐘明蘭是個說道做到的人,當真查閱了鐘萃的嫁妝,侯府這樣的人家,庶女出嫁,除了嫁妝,銀兩只有八千倆,穆氏原本準備的是一萬兩,被鐘明蘭硬生生逼著加到了三萬兩,嫡女的嫁妝銀子也才兩萬。

鐘萃原本不知道大夫人如何肯就範,現在聽王嬤嬤說起,她心裏就有數了。本朝後宮不得幹政,鐘萃上輩子就是個才人,在進宮前也未打聽這些,只一味的躲著,也不清楚姑父趙大人有沒有回京一事。

她輕聲說道:“那也是好事。”

王嬤嬤點頭:“是呢,夫妻分隔兩地可不是長處。”又取了羽扇替鐘萃搖風,好叫她繼續練字讀書,連房中的燭火都被她撥亮了些。

鐘萃再學一日的規矩和認字便結束了,臨近入宮,她的規矩勉強有些模樣,字也快認完了,剩下這兩日她要收拾行禮,接待登門的姑娘們。

鐘萃記得三哥鐘雲輝說過,挑燈夜讀對眼不好,夜裏只稍稍練兩張大字,看上一會書便停了。她寫完今日的大字,擱下筆,王嬤嬤也停了動作,朝門外望:“蕓香這丫頭說去端燕窩,現在還沒端回來,別是跟小丫頭們講閑話呢,老奴去催催她。”

鐘萃喊住她:“嬤嬤等等。”

她垂下眉眼,但很快移步到了床榻邊的櫃子裏,從裏邊拿出了幾張薄薄的紙過來:“這是給你和張嬤嬤的。”

幾張紙,一張是契書,一張是銀票,分成了兩份。

鐘萃朝她笑:“兩日後我便要進宮了,以我的位份只能帶蕓香一人進宮,只能求了祖母,找來了你們的契書,你們拿了契書,有銀票傍身,後日便出府買個院子,安心住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