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2頁)

玉貴“欸”了聲去提食盒,才人的定例不豐,又有克扣,拿到他們手上的幾乎是最低等的食盒了,裏邊連饅頭都是冷的,好在這個天熱,放一放就熱了。

彩雲跟顧全最開始來拿食盒的時候,看到這個又扁又小的食盒,彩雲忍不住質問,禦膳房裏的人一會沒菜了,一會來晚了,彩雲受了一肚子氣回去,偏偏奈何禦膳房這些人不得,往上捅出來,他們安分幾日,過了就要找補回來,禦膳房背後關系復雜,要教訓一個無權無勢的小才人實在太容易了。

玉貴手剛放到食盒上,平時連禦膳房裏打雜的都看不上綴霞宮,眼裏都帶著輕蔑,現在同樣眼睛長在頭頂上,但主動開了口:“那後來如何了,講講?”

玉貴有些“受寵若驚”,他看了看蕓香,蕓香清清脆脆的:“後來就後來了唄,他回家鄉去了啊。”

姑娘還等著用早食呢,好在綴霞宮有熱水,冷饅頭還可以泡在熱水裏,饅頭裏灑了糖,甜滋滋的,哪有空跟別人講故事。

一個提著又大又圓食盒的宮婢走了出來,臉上十分張揚,往他們的方向一瞥,撇了撇嘴兒走了。

前朝荊州水患,成帝連續一月有余都在前朝與大臣們商議處置,後宮連一步都不曾踏入,荊州水患連續數道聖旨發下,等水患的消息從荊州傳來後才敢松一口氣。後宮娘娘們十分惦記,連閉宮不出的太後在聽聞後也派了個身邊伺候的老嬤嬤去走了一趟。

楊培這些太監不敢勸,太後宮中的嬤嬤卻是敢的:“現在這天氣,花兒開得正艷,後宮的美人們千姿百態的,看著不也舒心?”

聞衍原本不為所動,前朝事務耗盡了他大半精力,實在沒有精力去應付後宮,但嬤嬤說的“舒心”又忍不住叫他心裏一動。他疲於應付後宮嬪妃,的確是想把心中的煩悶郁結散一散的。

嬤嬤走後,聞衍想了想,帶著楊培悄悄入了後宮,沒有驚動任何人。

山石假山背後,幾個伺候宮妃的婢子躲到一側,遠處是嬪妃們在撫琴吟詩,婢子們聽見了,忍不住誇了幾句,說著忍不住提到了這幾日受人鄙夷的綴霞宮。

綴霞宮的宮人出來說一個八十二歲的老頭子考上了狀元。

“誰不知道那小主庶女出身,大字不識一個,咱們宮裏的娘娘們誰不是才高八鬥的,就她知道?編排這種話出來也不怕被人笑話了去。”

“姐姐說的是,那八十二的老頭子只怕都入土了,連話都講不明白了,哪能考取狀元,還能走得動路麽?”

“我回去還問了我們家主子,我們主子聽了都發笑。”

宮婢們一人一句的說著,正是玉貴兩個講的故事被人傳出來了,惹得後宮眾人都當笑話看,這綴霞宮也太想出風頭了吧。庶女終歸是庶女,就是上不得台面。

大樹背後,楊培往不遠的假山看了眼,低著頭,聞衍一身玄色常服挺直站立,不悅的壓著嘴角:“查查哪些宮的婢女,如此不知規矩,貴人的事豈是她們能妄議的。”聞衍最是厭惡這般在背後行小人行徑的。

“是。”楊培聽好幾人在他面前提及綴霞宮那位小主了,忍不住替鐘萃說了句:“小主出身庶女,許是讀書識字上略有些差距。”

聞衍微微側臉:“怎麽,你也覺得這是編造的?”

楊培初聽也覺得這編造得有些荒誕,叫人不敢置信,但楊培熟悉陛下的語氣,心裏一跳:“難道…”

聞衍收回目光,哪怕他對“鐘萃”有許多固有的印象,認為鐘萃規矩儀態差,為人粗俗不堪,大字不識,但這個典故卻並非捏造。想到此處,聞衍更是不悅,若是承認對,豈不是證明他看走了眼,這個鐘萃並非是大字不識的人。

良久,他語氣平淡的說:“許她剛好聽人講過這個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