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楊培弓著身子,最後只聽得陛下沉聲開了口:“此次無需登記在冊。下去吧。”

楊培臉上驚愕,但卻全然不敢顯露出來,只得說了聲“是”,捧著冊子出去匆匆交代了一番敬事房的宮人,等敬事房的宮人走了,長長的廊上,又有一個窈窕的人影走了過來,等近了才看清是永安宮的良嬪,楊培上前兩步福了個禮:“良嬪娘娘吉祥。”

良嬪叫兩個宮婢攙著,眉眼間瞧著盡是溫良,她不卑不亢的受下了楊培這個禮,等他福完禮後,這才適言出口:“楊公公,本宮親自做了兩道糕點來,不知陛下現在可得了閑?”

楊培面上露出一抹驚,“不巧,陛下正在裏邊休息,已經吩咐了不見人,娘娘卻是有心了,吩咐膳房一聲就行。”聞衍除了楊培,余下的宮人也都趕了出來。

良嬪面上有些遺憾,心裏卻不是沒有意料過,但到底有些失落。自賢妃董姝被貶後,她數次借著奉上的小字都能見到陛下,在承明殿裏伴駕,她在說些陳年舊事,陛下對她便越發柔和,誇她蕙質蘭心,心靈手巧,便是這些恩寵,叫她在後宮中除了那淑妃也是頭一份的風光,未料今日連見都不曾見到,叫連日來風光無限,被捧得高高在上的良嬪宛若被當頭一棒。

昨日良嬪本以為陛下會點永安宮,誰料陛下卻去了那滿宮都說不受寵的綴霞宮,她們這些老人進宮多年,如今都不年輕了,若是被這些新進宮的妃子們給把陛下占了,哪裏還有她們的位置,於是良嬪便想著今日來伴駕,說說話,叫陛下還記得她的。

她壓下心裏萬般思緒,淺淺露出一抹了然的笑來,陛下都說了,她是蕙質蘭心,自然不能在禦前鬧起來壞了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名聲,朝正殿微微福了個禮,叫身邊的宮婢把食盒送上,柔聲說道:“既然陛下在休息,那本宮便回了,這兩道點心雖比不得膳房做的,到底是本宮親自做的,就勞煩楊公公了。”

楊培接了食盒,笑眯眯的:“娘娘放心,奴才定會稟報陛下的。”楊培心中不以為然,他伺候陛下幾十年,見過不知道多少娘娘來送糕點,說是親手做的,不過是站在一邊吩咐兩聲罷了,娘娘們身體嬌貴,錦衣玉食的長大,哪裏真正見過食材的。良嬪走後,楊培把食盒隨後交給禦前宮人,叫他們放到隔壁去。

未時,裏邊傳來了動靜兒,楊培招呼著禦前宮人們進去替聞衍打理好,又上了茶水,這才把良嬪的來意說了:“那兩道糕點就在隔壁,陛下可要用兩口,奴才叫人去取過來。”

聞衍心中卻並未有丁點感動之情,他刹那沉下臉,他堂堂天子,莫非還缺那幾塊糕點麽,嬪妃們若無事,他一向是不喜她們借著各種名義來前朝的,便是淑妃驕縱,卻也鮮少來,何況是向來謹慎小心的良嬪,她怎的現在也學起了那矯揉造作的一套來了。但很快聞衍又壓下這股不悅,想著良嬪一慣溫良妥帖,絕不是這等高調之人,想來她過來卻是有事兒罷了,像是之前送了不少字帖等,他臉色緩了緩:“良嬪可有說什麽事?”

楊培搖搖頭:“奴才瞧著良嬪娘娘並無大事,許是擔憂陛下身體,特地做了糕點送了來。”

聞衍頓時不悅起來,正要叫楊培傳下話去叫良嬪自省,又想起良嬪十年如一日的賢惠,她抄的小字,做的針線,處處為他,到底不願跟她過多計較了去,繞了這一回。

鐘萃有了當今天子的教導,在學習上突飛猛進,她還是沿用的之前的死記硬背的方式,先背,再寫下來溫習,把聞衍教的花了寫成大字,裝進了匣子裏。

家宴後,朝堂上的事被安置妥當,宮中舉辦了宮宴,宴請朝中大臣們,鐘萃不巧吹了冷風生了病,給徐嬤嬤告了假,請了太醫來,在床上躺了好幾日才養好。到臘月她能出門了,前邊前朝也封筆了,除了有八百裏加急,否則所有上奏都得壓下。

聞衍閑了下來,還召了兩回嬪妃前去伴駕,召得最頻的是良嬪和薛常在,良嬪寫得一手好字,如今送了不少來,聞衍還誇了兩回,比起之前寫的字,良嬪現在的字倒是又進步了兩分。練字想要進步,必然是每日勤加練習的結果,一日不練字,筆下就要生疏。

聞衍突然想到了鐘萃來,跟練字一個道理,讀書也是同樣,若不勤加學習,時常溫習,學過的也會忘記,只有徹底記在心中,倒背如流一般才能深刻。正想著,楊培走了進來,弓著身子:“陛下,綴霞宮的鐘才人來了。”

她來做何?聞衍下意識想起上次在綴霞宮那一夜的事,心裏頓時又生出些惱怒出來,敢叫堂堂帝王給她講一夜課的除了這膽大包天的鐘氏還沒有旁人過,便是至今都叫他不敢回想,更不敢泄露分毫,聞衍當下便要叫楊培攆她走,但話到了嘴邊卻是一嘆:“算了,叫她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