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4頁)

可如今鐘貴人懷的那可是皇長子,宮中頭一份,自然引人矚目了些。難免會引來一些心懷叵測之人想要鏟除這個威脅。

夏嬤嬤也點點頭:“秋嬤嬤說得不錯,在宮中應當萬事都要小心的,不能出了岔子,貴人不知這些陰私之事,若是想聽聽,我跟秋嬤嬤倒是願為貴人提上幾嘴。”

太後娘娘派她們兩個來,便是安了心要她們跟在身邊保下皇長子出生的,光靠著她們兩個老貨盯著也不是個事兒,夏嬤嬤想著,倒不如也叫貴人知道些,在心裏也能提防著些。

鐘萃雖不知夏嬤嬤的意思,但對她來說這便是天大的喜事了,她之前知道些微的後宅陰私,知道話中有話,一句話有幾層意思,還是聽到了嫡母穆夫人的心聲才知道點皮毛的,並沒有人真正教過她。

秋夏兩位嬤嬤遲早要走,她若是能跟著學上知道一些後宮陰私手段,便是兩位嬤嬤走了,等皇子出身,他們母子兩個也更有底氣了些。鐘萃頷首輕輕朝兩位嬤嬤道謝:“多謝兩位嬤嬤。”

“貴人客氣了。”

綴霞宮的事,秋夏兩位嬤嬤不時都會秉給徐嬤嬤,徐嬤嬤也會撿一些說給高太後聽一聽,高太後雖不出宮,但宮中的事卻都是知曉的,她撥了撥手裏一碗蓮的葉子,高太後在宮中閑極無聊時,便會看看書,抄抄佛經,再養些蓮花,永壽宮外那一池的蓮花便是高太後親自養出來的。

她聽了徐嬤嬤的話,撥葉子的手一頓:“上次聽你說這鐘氏模樣像極了那蘇貴妃,我還當她也是一位有些心計的女子,卻原來半點城府都沒有,只兩位嬤嬤教一教就叫她如此高興了,想來倒是一位純善之人。”

徐嬤嬤隔上幾日便會去綴霞宮,倒是對鐘萃多了解幾分:“卻實不像那等喜工於心計之人,奴婢原也想著,憑著一庶女出身能入宮為妃的,定是有些過人之處,而且還讀書識字,鐘貴人讀的那書,宮中除了娘娘會翻上一翻,倒並無第二個嬪妃會讀的,此女子很是謀略,不過奴婢這些日子冷眼瞧著,這鐘貴人倒不是這等人,性子安靜,又不喜張揚。”

世上大多女子讀書都是認為認上幾個字,會讀兩本書就算了的,尤其是嬪妃進宮後,多是去鬥詩鬥琴去了,少有進宮後還堅持讀書的。

“你這樣說,哀家倒是想見見人了。”高太後隨口說了句,她經常聽徐嬤嬤給她講這些,尤其是知道她愛聽那些給長孫準備衣裳物件的事,連花樣子高太後都聽得高興,還不時跟徐嬤嬤探討一番。

連帶著聽多了,順著把鐘萃的為人處事也聽了些進去,等聞衍來永壽宮請安時,母子倆用完膳,宮人上了茶水退了下去,高太後這才說了幾句:“倒是對皇長子的一應用度十分上心,這許久連門都沒出,最多在外邊林子裏走幾步,會讀書寫字,還給宮人講典故,哀家倒是好久沒見過脾氣這麽好的後妃了,她能入宮的事哀家聽徐嬤嬤講過了,也是可憐見的,倒不如給她個恩典,問問她可要見見親眷的。”

聞衍輕輕頷首,在這等小事上自是聽話孝順:“依母後之意。”

聞衍登基十載,忙於前朝,高太後從來見他都是意氣風發之勢,今日難得見他面上帶著幾分疲倦,連一雙星眉似都帶著晦澀,關切的問道:“這些日子可是前朝之事太繁重了些,陛下身為萬民之主,還是要多保重身子,莫要太過操勞,於朝政無益。”

聞衍輕輕拂了頰邊垂落的一縷烏發,恭敬聆聽:“母後放心,朕心中有數的。”

高太後哪裏不知他是壓根聽不進的,心裏微微一嘆,陛下登基數年,氣勢渾厚,早就養成了說一不二的性子,非常人能勸動的,便問起了其他:“中宮後位,陛下心中可有合意人選了?”

聞衍正是因此事而心中煩悶,朝中若要出身大家,又知情識趣,知書達理的女子並不少,只適齡的卻少,尤其去歲選秀進宮的秀女已是最適齡的,如今最高位份也不過是綴霞宮那鐘氏,到如今再挑適齡人選,範圍便小了。

若是要擴大人選範圍,在出身上便又壓不住如今後宮的嬪妃們,便是進宮怕也難以與宮中這些嬪妃們抗衡,更闊論要壓制嬪妃了。彭範兩位太傅挑出來最合適的人選竟然還是高家女,高家女在身份上高,何況高家又是陛下母族,宮中還有太後,自能壓住後妃,只仍舊叫聞衍回拒了。

高太後也有些為難:“宮中的嬪妃在出身才情上已是各家挑出來最好的了,想要在這些方面超過她們的,這人選卻實難了些,資歷高的禧妃幾個又無這方面的才能,每日不是竄這個門便是走那個門,瞧著倒是和氣,只這宮務繁重,到底不是和氣就能成的。”

淑、賢、良三妃相繼出事,如今宮中的高位嬪妃還剩下禧妃、穆妃、熙妃三妃,端嬪、昭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