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3/4頁)

道理鐘蓉都懂,但她在侯府要風要雨多年,如今卻要不斷給曾經看不上的庶女讓步,心裏早就憋了一股火了。要是當初進宮的是她,如今懷上皇長子的自然也是她,哪裏還會叫這些庶女爬上來的一天。

“母親,宮中那庶女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貴人罷了,你看她現在那張狂的,別說你,連祖母都不肯見,定是還在介意從前的事,她哪裏還會提攜咱們侯府的,要我說,母親還不如讓雲坤多努力進學,以後入朝當上大官,咱們何須靠一個庶女的!”

堂堂侯府的前程掛在一個庶女身上,鐘蓉一個嫡女的婚事還要依仗宮中的庶女,鐘蓉拉不下來這個臉面,府上的前程本就該是男子在奔波,鐘蓉也一直堅信,只有嫡子鐘雲坤才是她的依仗。

穆氏臉色一變:“住口!”她臉色嚴厲起來:“誰教的你這般不知輕重!你弟弟才讀了幾年的書,當大官哪裏是這般容易的,你外祖熬了多少年,你父親又熬了多少年,如今還不過是一個五品官,上回出京辦差,險些出了事,如今還沒個正經事的,哪有你說得這般容易的。”

人人都想入朝當官,當大官,但說當大官便能當得上麽?她父親在朝中多年,如今也還是侍郎,上邊還有尚書壓著的,想往上,得憑陛下來定斷。

官場艱難,也正因如此,才有這麽多世家把嫡女往宮中送,憑著外戚身份自然步步高升,比在官場上單打獨鬥來得強,這樣輕松的事誰不想的?

鐘雲坤是穆氏膝下唯一的嫡子,穆氏自是為他百般周旋的,穆氏厲聲過後,見鐘蓉嚇得一愣,忙又拉著她的手輕輕拍了拍,語氣柔和下來:“你也莫怪母親說話重,你性子直爽,在母親面前說這些倒無妨,只你弟弟才不過考上秀才,離入朝為官還早著呢,你說這話與把他架上有何區別,若是讓人聽到,未免笑話你弟弟心氣高傲,不願與他結交了的,母親也是為了你好。”

鐘蓉下意識點點頭,乖巧的動了動嘴:“知、知道了。”

穆氏滿臉慈愛:“母親就知道你是個聽話懂事的。”

送走了鐘蓉,穆氏再三檢查過冠服,確定沒有差池才放心。到入宮那日,百官命婦們的馬車轎子紛紛往宮中行駛。行至宮門,百官和命婦分屬兩道,由著宮人引進宮中。

高太後早便發下懿旨,此次後宮中位份及貴人的後妃都可面見親眷,按宮中的規矩,能得見親眷的只有嬪位之上的宮妃,這回得了太後娘娘恩典,宮中娘娘們都高高興興的,早早便灑掃宮門候著了。

命婦們入永壽宮同高太後磕頭,要先在偏殿候著,等著宮人來宣,先磕頭的自是宗室親眷們,公主及王妃、有品階的側妃,等他們行完禮,這才輪到下邊的一品夫人、二品夫人們。連陛下母族高家都在偏殿裏候著,以她們為首的命婦們自也恭恭敬敬的端坐著。

偏殿裏,宮人們麻利的上了香茶,靜靜的侯在殿中,偶爾低聲淺言交談兩句。穆氏依著老太太,位置倒是靠前,穆氏正與身側的夫人說了兩句,轉頭見高家的大夫人朝她看了兩眼,忙含笑看過去,矜持的朝高家大夫人頷首。

高大夫人見了禮,湊在高老夫人身邊說了句。

“皇家宗親多,尤其是這日,先帝時的郡王妃們,閑散宗室們都會來給太後磕頭,與太後積年有舊的會被召進永壽宮中陪著太後說上幾句,等宗親們離宮,便是一二時辰了,再會輪到外命婦們,高家的老太太年年都會進宮,等命婦們朝太後磕完頭,這才會入宮陪太後敘敘母女情分。”

鐘萃對命婦請安之事一知半解的,秋夏兩位嬤嬤便撿了些同她說。若是宮中立了中宮,命婦們還會去皇後殿中朝皇後請安,這才能見一見後妃們,說不到一會話,便到出宮時辰了。

殿中燒著爐子,窗戶半開著,能見到外邊陰涼的天兒,還帶著刺骨的寒涼之氣,別處宮中現在忙來忙去的,綴霞宮倒是十分靜謐。

鐘萃點點頭,又問:“那陛下今日會去永壽宮麽?”

秋夏兩位嬤嬤點頭:“陛下最是孝順,在宮中設晚宴前會先去永壽宮同娘娘請個安,與母家高家也見上一見,便要去前殿宴請文武百官了。”

宮中設宴,按理中宮和數位後妃都會前去,只如今後宮尚無中宮之位,淑賢二妃、良妃、禧妃都相繼犯下錯,只穆妃、熙妃帶著余下端嬪等宮妃前去作陪了。

果然,到快晌午了,太後那邊才得空見外命婦,宮人宣了人前去請安。鐘萃都能想象命婦們請安後由著宮人領到各宮的情形。

正想著,外邊彩蝶歡歡喜喜的走了進來,她剛從外邊回來,怕過了寒氣進來,只在門口傳話:“主子,永壽宮的人領了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