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2/2頁)

果然,老夫人先前那一番關乎宮中娘娘要謹言慎行的話在穆氏的解釋下便拋諸腦後了,反倒朝鐘明蘭問道:“真是侯夫人說的這般?母女之間哪有深仇大恨的,你是侯府的女兒,又是當長輩的,在中間幫著說和一番也是好的。”

鐘明蘭侯府嫡女出身,下嫁趙家後,對老夫人也向來尊敬孝順,並未拿著侯府嫡女的架子,高高在上的看不上人,她柔順的朝老夫人點點頭。面對趙氏,鐘明蘭眼眸一眯,卻越發和氣起來:“大嫂說得也有理,娘娘倒也沒說甚,不過是問了我家中的情形,聽聞雲輝拜了夫君為師十分高興,說來早年我隨夫君在外地,鮮少回侯府看看,倒也不知娘娘與雲輝的關系何時這般親近了。”

穆氏沉了臉,別說鐘明蘭不知道,連他們也不知道這二人是何時有情面來了,還是當日陛下親臨了順王府,江陵侯府才知鐘雲輝兩個在暗地裏有過往來的事,還不等他們追問出來,趙大人便親自到了侯府,提出了要親自教導鐘雲輝的事。

穆氏一向打壓庶子女們,尤其是府上庶子,庶女還能把人嫁了眼不見心不凈,但庶子日日杵在跟前,若是叫庶子得了勢,頭一個威脅的便是嫡子的地位,是以穆氏是萬不能叫庶子出了頭,越過了她生下的嫡子的。

趙大人剛升任時,穆氏曾攛掇過侯爺鐘正江,想讓趙大人收下嫡子雲坤,得他親自教導,但被一口給回絕了。

彼時趙大人已是正四品官,是朝中官員,可不是侯爺鐘正江這等掛名的五品閑職,穆氏心中不高興卻也莫可奈何,甚至還想過趙大人不收也沒關系,她同鐘明蘭關系不睦,勢同水火,若是把嫡子送去趙家,若是鐘明蘭從中使壞,虧的反倒是她,便再也不提。

穆氏哪裏想得到,趙大人不收下嫡子雲坤,卻主動登門說要收下庶子鐘雲輝,他分明是看不上她兒,這在穆氏心裏一直是一根刺,穆氏不願庶子出頭,自然不同意,但家中事侯爺說了算,穆氏知道時,侯爺鐘正江已經拍板定下了,甚至還命人收拾了鐘雲輝的衣裳給送到趙家去。

鐘趙兩家相隔,穆氏手再長也伸不進去趙家,只能眼見那庶子一日日出息,又花了大力氣把鐘雲坤也送到一位進士先生名下才算出了這口心中的惡氣,如今叫鐘明蘭提起來,如同重新在穆氏傷口上撒鹽一般,更何況連日來侯府不太平,兒子的事勉強擺好,次女鐘蓉那邊又叫她放心不下,叫穆氏生生操碎了心,連入宮一張臉上都帶著疲憊。

穆氏不高興了,鐘明蘭心裏就痛快。鐘雲輝就住在趙家,他身體偏瘦弱,剛到趙家時還給老夫人請安過,老夫人還特意叫鐘明蘭給鐘雲輝燉了不少的補品送過去,還跟鐘明蘭唏噓過這大戶人家的庶子的日子不好過。

現下叫鐘明蘭一提醒,老夫人頓時想起了鐘雲輝的庶子身份來,鐘雲輝是庶子,入宮的這位娘娘也是庶女身份,同為庶子女,二人在府上的日子想必都是不好過的,關系更親近一點也是正常的。

庶子女雖說與嫡母名為母子女,但真正論起來可沒有親緣關系,叫母親那也是敬重,但若說當真有甚母女情分想來也是不能夠的。

母女情分都不能夠,那穆氏口中的小打小鬧便不是了,這嫡母庶女的事,裏邊關系復雜,可不是簡單的一句話能概括的,老夫人頓時一個機靈,身子都忍不住顫了顫,轉頭跟鐘明蘭說起來:“母親方才的話也不夠妥當,娘娘既已入宮,便是君了,若是貿然行事,冒犯了娘娘,反倒是我們的過錯了。”

鐘明蘭抿嘴一笑,順著老夫人點頭:“母親說的是,是兒媳思慮不周了。”

她擡眼,輕輕拂了耳邊的枚色絨花,朝穆氏挑了個眉眼,眼角余光卻見遠處小道上一模翠色身影匆匆過去,翠衣在前,身形挺直,雖腳步急切,但行走儀態甚好,後邊跟著數位規矩的宮人,遠遠看去便知是貴人出行。